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

供稿: | 2023-06-05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只有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才能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我们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一、关键核心技术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关键核心技术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战略需求、关乎发展全局的技术,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核心技术攻下了就是“国之重器”,攻不下就是“国之命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重大变化,科技实力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正在从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尽快破解“卡脖子”难题。我们必须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关键核心技术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唯有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方能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回顾过去十年,我国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实现“后发先至”,科技赋能高端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中国天眼”“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大国重器”相继建成投入运行,国内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全要素试验系统完成首次悬浮运行,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投入使用。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加快场景应用,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实现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高质量源头科技供给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核心技术是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高端科技是现代化国家的国之利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呈现交叉、融合、渗透、扩散的鲜明特征,颠覆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世界主要创新国家都在加快调整重构科研组织体系,建立适应新兴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管理架构,力求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赢得优势。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称雄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了高端科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科技的战略独立性和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目前,各国纷纷强化前沿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紧部署重大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努力抢占竞争的科技制高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如果缺乏独创独有的能力,不能实现高端引领,没有在战略性科技领域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就难以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先机。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奋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竞争新优势,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关键核心技术是夯实国家安全基础的根本保障。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关键核心技术是整体国家安全观的根基。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提振士气、铸牢底气、凝聚人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有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引不进、买不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我们发挥科技攻关的举 国体制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依靠“大协作”,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实践充分证明,维护国家安全绝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当前,世界经济下行态势显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关键核心技术已经成为在技术上、经济上影响国家安全的关键节点。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赢得科技创新的主动,不断增强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样要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等领域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要直面问题,调动创新资源集中攻关。

      打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主动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实力稳步增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开启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新阶段。但必须清醒认识到,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刻不容缓。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石油天然气、基础原材料、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农作物种子、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化学制剂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为突破口,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实施好国家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要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下好基础研究先手棋。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科技事业的基石。无论是应用研究还是技术开发都离不开它的支持。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下好自主创新先手棋。要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要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打好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组合拳。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问题,是多年来的一大痼疾。这个问题解决不好,科研和经济始终是“两张皮”,科技创新效率就很难有一个大的提高。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而是要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将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从制度建设着眼,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要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要打造国际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增长极,加快建设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区域创新发展,构筑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研创新高地。

      三、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 国体制

      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 国体制,是为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强化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们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依靠这一法宝,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推进科技攻关的强大合力。

      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政府要做的是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创造更好的生态,为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提出问题、提供条件、提供环境。要有更宽广的视野,用需求工程、技术推动、场景驱动等方法找问题,对关键核心技术分层分类,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统筹协调,系统化布局攻关任务。要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按照主动跟进、精心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按照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转变作风,提升能力,减少分钱、分物、定项目等直接干预,强化规划政策引导,在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人才培养使用、规划政策制定、科研成果评价上作出制度安排。

      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 国体制,必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推动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技术路线选择、技术要素价格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要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促进资金、技术、应用、市场等要素对接,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既要跨越自身的难关瓶颈,还要冲破国外的封锁打压,必须坚定创新自信,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厚植创新文化土壤。要营造积极探索、敢于“试错”的创新氛围,深化科技评价改革,鼓励可承受范围内的“冒险”和科技人员的奇思妙想,敢于挑战科学难题,勇闯技术“无人区”,最大限度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要营造勇于超越、敢于担当的创新氛围,大力倡导“十年磨一剑”的原创攻关,健全对基础前沿和公益性研究的持续支持机制,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专注于在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要营造宽容失败、敢于创造的创新氛围,充分尊重科技创新规律,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和纠错机制,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创造科研攻关良好生态。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