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单位:江西省通信管理局 | 发文日期:2018-10-01
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十三五”
发展规划
 
 
 
 
 
 
 
 
 
 
 
 
 
 
 
 
江西省通信管理局
二〇一八年十月
前    言
信息通信业是构建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供网络和信息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行业。“十二五”期间,江西省信息通信业保持较快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支撑引领江西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与先进省份相比,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在基础设施能力和应用服务水平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十三五”时期,江西省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创新驱动,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统筹行业发展,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强新产品新业务创新,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全省经济提质增效。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文件要求,江西省通信管理局编制了《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江西省通信管理局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推动江西省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指导全省信息通信业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依据。
目    录
1.1.1  行业保持较快发展  - 1 -
1.1.2  行业转型步伐加速  - 3 -
1.1.3  基础设施不断夯实  - 4 -
1.1.4  普遍服务纵深发展  - 5 -
1.1.5  业务应用成果丰硕  - 5 -
1.1.6  经济社会贡献突出  - 6 -
1.2.1  优化通信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平稳  - 7 -
1.2.2  强化行业基础管理能力,规范电信服务  - 8 -
1.2.3  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绿色发展  - 9 -
1.2.4  提升网络安全应急能力,支撑安全保障  - 9 -
2.1  经济社会高增长对行业发展提出新期望  - 12 -
2.2  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带动行业发展新空间  - 12 -
2.3  全力实施脱贫攻坚要求行业做出新贡献  - 13 -
2.4  相关战略落地为行业提供新契机  - 14 -
2.5  大融合与大变革对行业监管提出新要求  - 15 -
2.6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给行业带来新挑战  - 15 -
4.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19 -
4.1.1  打造“光网江西”  - 19 -
4.1.2  构建“无线江西”  - 20 -
4.1.3  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  - 20 -
4.1.4  提升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通信水平  - 21 -
4.1.5  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绿色发展  - 21 -
4.2  深化信息通信服务应用  - 22 -
4.2.1  深化电信服务创新转型  - 22 -
4.2.2  推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  - 23 -
4.2.3  推动物联网应用纵深发展  - 24 -
4.2.4  支撑工业互联网建设  - 24 -
4.2.5  拓展“互联网+”服务  - 25 -
4.2.6  巩固信息消费发展基础  - 25 -
4.3.1  加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行业管理  - 26 -
4.3.2  加大用户权益保护力度  - 27 -
4.3.3  持续推动电信行业开放  - 28 -
4.4.1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 28 -
4.4.2  提升应急通信管理与保障能力  - 29 -
5.2  全光网城市建设工程  - 30 -
5.3  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建设工程  - 31 -
5.4  通信骨干网建设工程  - 31 -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20.0%,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累计达到1792亿元,是“十一五”的1.3倍。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累计达到1190亿元,是“十一五”的1.6倍,圆满完成规划目标。
表1:“十二五”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发展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电信业务总量 |
亿元 |
213 |
251 |
278 |
338 |
395 |
530 |
增速 |
% |
- |
18.2 |
10.7 |
21.6 |
16.6 |
34.2 |
电信业务收入 |
亿元 |
176 |
202 |
228 |
252 |
252 |
255 |
增速 |
% |
3.3 |
14.8 |
12.4 |
10.7 |
-0.1 |
1.6 |
用户规模大幅增长,3G/4G(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用户占比快速提升。“十二五”期末,全省电话用户总数达到3625万户,较“十二五”期初增长110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9.4%。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056万户,较“十二五”期初增长124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67.0%。得益于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升级演进,移动电话用户加速向3G/4G迁移,“十二五”期间,3G/4G用户年均增长365万,2015年达到1901万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重提升至62.2%,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41.7%。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稳定增长,高速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稳步提高。“十二五”期末,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711万户,较“十二五”期初增长458万户,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55.3%。得益于“宽带中国”战略深入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等有利因素,8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由2011年的4.4%提高到2015年的63.7%,2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用户占比由2013年的1.3%提高到2015年的37.8%,提速效果明显,有效响应国家提速降费举措,支撑全省信息消费增长。
表2:“十二五”江西省信息通信用户发展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电话用户 |
万户 |
2521 |
2996 |
3218 |
3429 |
3516 |
3625 |
电话普及率 |
% |
56.6 |
66.7 |
71.4 |
75.8 |
77.4 |
79.4 |
固定电话用户 |
万户 |
710 |
674 |
644 |
622 |
577 |
568 |
移动电话用户 |
万户 |
1811 |
2322 |
2573 |
2807 |
2938 |
3056 |
其中:  3G/4G用户 |
万户 |
74 |
249 |
507 |
938 |
1389 |
1901 |
3G/4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比例 |
% |
4.1 |
10.7 |
19.7 |
33.4 |
47.3 |
62.2 |
移动电话普及率 |
% |
40.6 |
51.7 |
57.1 |
62.1 |
64.7 |
67.0 |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
% |
1.7 |
5.6 |
11.3 |
20.7 |
30.6 |
41.7 |
固定宽带接入用户 |
万户 |
253 |
313 |
372 |
410 |
434 |
711[注] |
其中:8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 |
% |
  |
4.4 |
4.7 |
11.8 |
33.7 |
63.7[注] |
20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 |
% |
  |
  |
  |
1.3 |
13.1 |
37.8[注]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 |
21.3 |
25.9 |
30.2 |
32.7 |
34.0 |
55.3[注] |
注:2015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新增了移动江西有限公司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数据,故相比2014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增加,整体投资效益有所提升。“十二五”期间,受4G正式商用、“宽带中国”江西工程推进和提速降费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省基础电信企业累计完成投资427亿元,为“十一五”期间的1.5倍,超额完成规划投资目标。“十二五”时期,在收入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投资收入比较“十一五”减少0.7个百分点,降为35.9%。
表3  “十二五”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指标 |
单位 |
十一五 |
十二五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281 |
427 |
投资收入比 |
% |
36.6 |
35.9 |
传统电信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主流业务从传统语音和短彩信转向数据流量业务,“十二五”期间,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连续5年增幅在30%以上,成为电信业务发展的第一动力。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的高速增长推动基础电信企业非话业务收入占比稳步提升。“十二五”期末,非话业务收入占比达到71.9%,比“十一五”期末提高29个百分点。
全省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2015年,全省增值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业务收入达到30.7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7626人,获得增值电信许可的企业共647家,其中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的企业425家,从事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企业291家,从事呼叫中心业务的企业50家,从事在线数据业务处理与交易业务的企业45家,从事ISP/IDC业务的企业25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子商务、呼叫中心业务快速发展,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1%、185%和125%。
昌九、昌抚通信同城化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4月1日和7月1日,昌九移动电话、固定电话资费同城化正式实施,成为首个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昌九一体化重大工程,两地通信资费同城化每年为用户让利8670万元,有力促进了昌九一体化的发展。昌抚通信同城化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两地通信资费同城化预计每年为用户让利8000万元,受益人群约950万。
“十二五”期间,全省积极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以3G/4G、光纤宽带网络为重点,大力推进南昌、上饶、赣州、新余“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扶持政策,在赣州市、吉安市启动宽带乡村建设工程,在相关县市启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第一、二批)和“宽带中国”4G高速网络基站及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末,全省FTTH小区数量达到2.3万个,覆盖住户规模达到1130万户,城区光纤覆盖率达到92%。全省已基本实现85%以上的城镇住户具备50Mbps及以上宽带接入能力。
“十二五”期末,全省光缆线路长度达到59.3万公里,是“十二五”期初的1.6倍,其中长途光缆2.1万公里,本地光缆45.5万公里,接入网光缆11.7万公里。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4109万户,是“十二五”期初的1.2倍。移动电话基站数达到14.3万个,是“十二五”期初的2.3倍,其中,3G基站数达到4.5万个,为期初的4.5倍,4G基站数达到5.2万个,3G、4G网络基本实现机场、高速铁路、旅游景区、高校及三星级以上宾馆的热点区域覆盖。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达到1651万个,是“十二五”期初的4.6倍。
表4  “十二五”江西省网络基础能力发展情况
指标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光缆线路长度 |
万公里 |
36.4 |
41.0 |
45.5 |
47.9 |
58.4 |
59.3 |
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 |
万户 |
3333 |
3811 |
3946 |
4088 |
4086 |
4109 |
移动电话基站数 |
万个 |
4.4 |
4.9 |
5.8 |
7.6 |
10.7 |
14.3 |
其中:     3G基站数 |
万个 |
1.0 |
1.4 |
2.7 |
3.5 |
4.2 |
4.5 |
4G基站数 |
万个 |
- |
- |
- |
- |
2.5 |
5.2 |
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 |
万个 |
359 |
562 |
645 |
858 |
975 |
1651 |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基础电信企业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宽带网络升级改造工程、3G网络覆盖工程和4G网络覆盖工程,农村通信困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十二五”期末,全省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宽带,其中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67%。移动3G网络基本覆盖行政村,4G网络覆盖所有乡镇。农村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03万户,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31%,其中接入速率在4Mbps及以上用户占比达到65%。
“十二五”期间,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我省社保、卫生、交通、教育、农业等民生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政务和公共服务等智慧化应用渗透到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基础电信企业积极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取得丰硕成果。紧扣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积极部署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搭建视频监控、领航物流、手机定位、手机身份认证等专用平台。紧抓全球车联网快速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本省应用,全省应用于车辆位置信息采集的物联网链接数突破20万个。加速推动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的融合,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农业经营网络化,信息服务便捷化;利用视频监控、产品溯源、移动APP、电子商务等手段,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农技通”、农业云平台等应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和集约优势,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O2O模式)互动的服务新模式、新业态,通过预约诊疗、远程医疗、居民健康大数据等实现便民医疗服务新模式。积极推进“三网融合”,IPTV业务和视频类业务发展迅猛,“十二五”期末,全省IPTV用户达到114万户,较“十二五”期初增加110万户。
“十二五”期间,信息通信业发展对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突出。一方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直接贡献平稳,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基本维持在1.6%,电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维持在1.0%。另一方面,信息通信业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先导性、支柱性作用持续凸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演进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多领域的通信和信息服务,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有效支撑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全省信息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电信综合资费降幅持续加大,综合资费水平累计下降41.8%(2015年综合资费水平与2010年相比较),直接有效地响应了国家“提速降费”举措,通信消费门槛的降低,对激发全省信息消费潜力起到关键作用。
“十二五”期间,全省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绿色发展。通信网络大量应用节能减排技术,高能耗老旧设备基本淘汰,实现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较2010年底下降10%。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实现社会节能减排量达到行业自身能耗排放量的5倍以上;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面推进,数量上有提高、范围上有拓展、模式上有创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逐年提高。
表5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情况
指标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GDP(亿元) |
9451 |
11703 |
12949 |
14339 |
15709 |
16724 |
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 |
1.9% |
1.7% |
1.8% |
1.8% |
1.6% |
1.5% |
电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0% |
1.3% |
0.8% |
0.8% |
1.1% |
1.4% |
综合资费增速 |
- |
-2.9% |
1.6% |
-9.0% |
-14.3% |
-24.3% |
 
“十二五”期间,我省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江西省通信监管工作的意见》,促进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与协调力度进一步加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电信市场经营行为的实施意见》,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得到强化,有效遏制了基础电信企业垄断排他性营销事件的发生。组织基础电信企业签署了《江西省通信企业规范校园市场经营行为自律协议》,建立基础电信企业约谈机制,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对校园市场经营和建设市场管理违规行为的处理措施。
积极扶持增值电信企业健康发展。落实国家“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积极为示范城市营造宽松政策环境”的要求,简化呼叫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许可审批手续,为服务外包型企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落实市场准入政策,实施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快速审批流程。
深化行风建设和服务质量监督。以加强互联网网站备案管理为抓手,着力提高互联网市场基础管理能力,网站备案工作居全国前列。强化互联互通基础工作,定期组织网间业务拨测和跟踪,积极防范和及时解决网间短信息和互联网互联互通问题。
加大增值电信市场管理力度,对增值电信企业开展跟踪管理,督促企业合法经营。加强电信资费管理,下调全省固定电话本地网营业区间通话费上限标准,并开展电信资费执行情况专项检查。
开展整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创建“文明网站”、整治药品安全、打击非法“网络共享”网站及设备产品、整治地理信息市场等多个专项行动,不断净化网络环境。积极配合省扫黄打非办、外宣办、国税等部门,开展网上扫黄打非、不良信息删除、查处非法网站和违法发票信息等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出台《江西省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试验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做好号码携带转网扩大试验各项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用户反映的相关问题,全省号码携转成功率不断提高,2015年达到91.5%,在扩大试点的三个省份中排名第1位。
“十二五”期间,全省大力推动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健全机构和机制,完善制度和流程,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电信企业之间的沟通合作,共建共享成效显著。全省累计共建基站1979个、共建杆路1880线路公里、共建管道933线路公里、共建室内分布系统249个;累计共享基站6063个(其中铁塔5188个)、共享杆路5793线路公里、共享管道439线路公里、共享室内分布系统146个,节省建设投资约18.8亿元。共建共享成果遍布铁路、地铁、公路、机场、学校、大市场、大型场馆等重点场所,建成开通了南昌地铁一号线、向莆铁路、合福铁路、南昌机场新航站楼、省政府行政中心、德上高速、南昌西客站等重大项目的公网通信,有效避免了重复建设。
健全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机制。建立江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专家组,组织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定期组织网络通信安全管理培训。开展全省增值电信企业网络信息安全专项审查,完成增值电信企业的定级。成立基础电信企业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考核评分方案和评分标准,指导和督促企业全面落实考核要求。加强网络安全事件、预警信息整理汇总和通报,强化了对重要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技术支撑。
出台《关于违反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有关规定责任追究的意见(试行)》,严格实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加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组织暗访,对各设区市企业网点进行检查,查处违规企业,2015年全省电话用户实名率提升至92.2%。
完成全省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能力。不断建设壮大应急通信队伍及设施,目前全省共有47支综合通信保障队伍,拥有各类通信专业保障人员超过5000人,各类通信技术人员2000多人,各类应急通信车辆50多辆,卫星电话200多部。每年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参加实战演练,积极和省相关部门开展大型联动应急演练,锻炼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组织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应急通信一类保障队伍组建工作。为樟树国际药材交流会、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第三届世界低碳生态经济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及省内大型综合演练提供通信保障,确保通信畅通。修订《江西省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全省通信保障应急工作机制,满足突发情况下通信保障工作需要。分别和气象、公安、地震、防汛等部门建立了短信息预警发送绿色通道。
“十二五”期间,全省信息通信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
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多方面困境。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作为电信普遍服务的范畴,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仍十分有限。我省基础电信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网络建设与运营,必须面对人口密度低、建设投资大、通信用户少、管理维护难等困境,成本压力巨大,难以持续有效推进。此外,全省不少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建成已久,网络设备逐渐老化,存在线路破口较多,信号损失较大的现象。加之部分农村地区通信网络开通后无人使用,导致部分几年前的已通村又回归为未通村。同时,农村地区人口分散,光纤、铜缆等传输线路分布广,资源管控难,被盗和损坏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适宜行业快速发展的外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还未形成。受江西省互联网行业人才缺乏、出省务工人员众多、城镇化率不高等多因素影响,全省信息通信业发展在中部排名靠后。从电信业务收入规模来看,  2015年,全省收入规模为256亿元,处于中部第5位。从电话普及率来看,2015年,全省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2.5部/百人,处于中部第5位;移动电话普及率为67.0部/百人,中部排名由“十二五”期初的第6位降至最后1位,与中部最高省份的差距由“十二五”期初的25部/百人扩大为28部/百人。
信息通信业监管力量薄弱问题依然突出。随着新技术和新业务发展,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安全威胁和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更加复杂隐蔽,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等问题愈发凸显,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对行业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快速迭代,新业态将不断涌现,属地化管理需求大幅增加,面向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的监管能力急需快速提升。我省通信监管能力不足的现状日益突出,特别是机构不健全、手段不完善、人力严重不足,无法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增速全国排名靠前。2015年,全省GDP实现16724亿元,增速高达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5位。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显著,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以旅游业、信息产业、物流业、高技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十三五”期间,我省为延续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将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发、昌九一体化发展、赣东北开放合作、赣西经济转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抚州深化区域合作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作风建设。我省赣江新区在2016年也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成为中部地区崛起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点,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内陆地区开发开放产生重要意义。预计“十三五”期间,全省经济基本面仍将持续向好,受国家宏观经济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未来五年全省GDP年均增长预计将达到8.5%,仍将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为助力全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我省信息通信业要加快推进宽带基础设施升级,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支撑两化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信息经济发展壮大,为全省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十三五”时期,随着我省实现“同步小康”发展目标,全省城乡人均收入也将实现提前翻番,居民消费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将普遍提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省将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人口有序集聚和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支持有条件的县城、中心镇发展为中小城市,居民对公共服务质量更加重视,对于多元化的信息消费需求更加迫切。同时,“十三五”时期也是我省从以乡村型社会为主的时代逐渐转变为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时期,对城乡居民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将进一步促进信息通信需求。
我省信息通信业应抓住“十三五”时期居民消费能力和需求大幅提升的有利时机,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信息消费新领域,积极配合实施信息、绿色消费、住房、旅游休闲、教育文体、养老健康等六大领域消费工程,推进上饶、鹰潭、新余等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促进电商、网购、快递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对信息消费需求的有力促进。
我省作为革命老区,目前还有276万贫困人口,为顺利实现“十三五”时期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目标,到2018年,全省2900个贫困村将全面消灭“满目疮痍”村组,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将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成为全国扶贫攻坚的样板区。
“十三五”时期,我省信息通信业同样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承担责任和贡献力量。要尽快深入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建设,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工程,推动农村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享受先进的信息通信服务提供良好的网络支撑。要推动贫困村信息化工作进程,整合农村信息资源和终端资源,推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消除“数字鸿沟”。要配合全省加快“苏区振兴”步伐,建设优质宽带网络,推进精准扶贫攻坚,推动赣州、吉安、抚州等原中央苏区整体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支撑全省协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国家高频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加快网络建设的有关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我省为深入贯彻国家相关政策方针,也先后出台多项行动方案,在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互联网+”行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等方面积极布局,这些都为信息通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十三五”时期,我省信息通信业应努力争取并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与实施,切实提高宽带网络速率和用户普及率,增强骨干网络传输和网间互通能力,提升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应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动发展;应支持培育壮大新兴业态,创新公共服务模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应助力开拓消费新领域,有力支持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消费品实现快速发展。
当前,信息通信业正从行业内融合加快向与传统产业融合扩展,随着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技术变革与应用创新速度不断加快,促进行业变革加速,融合与变革对行业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行业融合下,多部门都将参与到互联网业务和服务管理当中,多头管理、职责交叉与利益冲突会日益加剧。以事前业务许可为主的管理模式正面临海量新业务冲击,互联网业务不断跨界融合,新模式、新思维层出不穷,不同技术和业务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信息通信业的服务对象更广、服务种类更多、服务能力更强,传统的、单一的信息传送服务已开始向综合信息服务加速转型,对新技术新业务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面对大融合与大变革的发展趋势,我省信息通信业的行业管理应主动纳入全省宏观政策框架中,把握行业技术、业务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方法,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通过融合监管、协同共治,引导良性竞争,促进融合创新业务健康发展,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努力建立规范包容的行业管理环境。
国内安全稳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均诠释出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与紧迫性。由于互联网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各环节的普遍应用,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信息网络的影响将不再是局部性和领域性,而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十三五”期间,世界各国围绕网络空间制网权的争夺和实质性对抗将日趋激烈,技术业务发展将导致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变化,网络安全防护和信息管控压力进一步加大。
我省信息通信业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深刻认识网络安全对于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要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深入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要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建立覆盖江西全省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利用企业掌握的大量网络安全信息;要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全省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有效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为中心,以深入推进信息通信业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为主线,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宽带网络提速降费,持续完善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业技术、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进信息江西建设,为我省开创“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新境界,走上绿色发展新道路,实现“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到“十三五”期末,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宽带中国”江西工程目标全面实现,行业创新活力充分释放,新兴业态和融合应用蓬勃发展,全省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
行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省电信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1.2%,2020年达到900亿元;全省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5%,2020年达到305亿元。信息通信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超过400亿元。
信息基础设施能力显著增强。全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绝大部分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部分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灵活选择。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100%,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提供1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农村家庭用户宽带实现50兆比特每秒以上灵活选择。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5G启动商用服务。
行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互联网普及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5%,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0%。宽带应用服务水平和应用能力大幅提升,一批新业务、新应用发展壮大。信息通信服务普惠民生,资费水平进一步下降。用户申诉率指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用户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互联互通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行业绿色发展水平持续提升。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高耗能设备大规模减少,节能技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的评价体系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2015年下降10%,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在推动全省“绿色崛起”中发挥重要作用。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有力。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持续增强,电话用户实名制深入推进,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策略明显优化,新技术新业务安全管理机制创新和实践不断加强。
表6 “十三五”时期江西省信息通信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15年 |
2020年 |
|
行业规模 |
电信业务总量 |
亿元 |
530 |
900 |
|
年均增速 |
% |
20 |
11.2 |
||
电信业务收入 |
亿元 |
256 |
305 |
||
年均增速 |
% |
7.7 |
3.5 |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427] |
[400] |
||
服务水平 |
互联网普及率 |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
% |
41.7 |
90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 |
55.3 |
75 |
||
用户申诉率 |
人次/百万用户 |
< 70 |
< 70 |
||
服务能力 |
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
兆比特每秒 |
20 |
> 100 |
|
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
兆比特每秒 |
4 |
> 50 |
||
行政村光纤通达率 |
% |
67 |
100 |
||
绿色发展 |
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下降幅度 |
% |
—— |
[10%] |
|
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值 |
—— |
1.5 |
< 1.4 |
注:[]内数值为5年累计变化数。
适度超前建设光传输网络,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探索发展多种光纤接入模式,降低建设成本,构建江西省信息消费“高速公路”。城镇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已建区域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纤接入网络改造,逐步实现县以上城市光纤入户、乡镇光纤到楼。加快农村地区光纤宽带建设,实现光纤到行政村,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优先推进政府、学校、医疗机构、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光纤宽带接入,推动新建重要交通枢纽、铁路公路沿线以及省级和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大型场馆、学校、工业园区等与光纤网络同步建设。落实“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 “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重点优化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布局,加大宽带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以南昌市为中心节点,进一步完善全省通信骨干传输网络东北环、南环和西环三大环路建设,适度超前对光缆老化和纤芯资源紧张的通信线路进行改造扩容,持续推进网络备份路由建设,提升网络容量和抗毁能力。根据互联网出口流量情况,及时争取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落户江西,有效提升互联网网间质量。
扩大4G网络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实现4G网络在城市深度覆盖。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持续扩大农村地区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4G网络全面覆盖。进一步优化城市特别是城市热点区域无线网络布局,利用移动网络加无线局域网(WLAN)方式,全面提高交通枢纽、商业集中区、大专院校、公共活动中心等热点区域无线宽带网络覆盖能力。实现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线路以及省级和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核心景区4G信号全覆盖。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部署,积极争取5G新一代移动通信试点示范工程,推动5G商用服务进程。加快WLAN普及推广,鼓励城镇热点公共场所提供免费无线宽带服务。
推动全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实现向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的演进升级。推动IPv6加快在4G网络中的部署和应用,完成全省互联网IPv6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CDN、DNS等应用服务基础设施对IPv6的支持程度。支持基于IPv6的技术和业务创新,重点推进政府网站和商业网站改造。推动新建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心接入网络支持IPv6,提高面向全省网络基础设施关键信息平台的支撑能力。加强CDN、SDN/NFV等互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升互联网的整体服务性能。加强战略统筹,探索IPv6与未来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和长期演进方案。
落实国家关于完善农村及偏远地区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要求,注重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衔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力度,加快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提升宽带网络覆盖水平和接入速率。积极开展“宽带乡村”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光纤网络向行政村延伸,优先实现农村地区学校、医院、公益性文化机构具备光纤接入能力,对未通宽带行政村和通过铜缆方式接入的已通宽带行政村统一实施光纤入村,到2020年实现行政村光纤全通达,并结合实际需求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农村宽带家庭网络速率得到大幅提升。加大农村地区4G网络建设力度,基本实现4G网络在行政村的全面覆盖,并结合实际需求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加大农村地区宽带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力度,提高铁塔、杆路、基站、管道等设施的共建共享比例,有效节约建设投资。
积极推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深入推进管道、杆路、铁塔、机房、光缆、驻地网等设施共建共享,实现配套设施集约建设,提升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水平。逐步建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全过程的节能机制。加快引入适用的节能技术,优化节能方案,加快高耗能网络设备的升级和节能化改造。引导基础电信企业把低碳循环、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机房、设备等建设各环节,探索移动基站基于能耗PUE标杆的建设工作,推动移动基站整体能耗管控。推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协同配合,在产品研发、生产、应用、回收等各环节,围绕节能减排,加大联合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推广创新应用与解决方案,促进发展绿色通信。
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建立与互联网企业、广电企业、信息内容供应商等市场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大力拓展信息通信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新业务。引导和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扩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在工业、交通、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形成集成创新和应用。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加快发展智慧家庭、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生活类信息服务,开发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智能终端、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游戏、APP等信息消费产品及平台,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发展,推进信息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以信息服务促进信息消费。
推动基础电信企业由提供基础电信服务为主向全面服务信息社会转型。深化以资费和定价体系重塑为核心的流量经营模式,适时推出企业云服务、安全服务等IT服务,进一步扩展ICT市场空间。拓展电信服务边界,丰富电信服务内容,加大向数字化、移动互联网化、融合创新等方面的转型力度。探索和创新网络建设和运营模式,持续提升电信网络基础设施的效率和效益。鼓励基础电信企业积极开展提速降费行动,进一步优化资费结构,简化资费方案,增强资费透明度,有效提升用户“获得感”。保障企业规划的科学合理和有效衔接,提升通信行业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积极培育和壮大互联网新业务、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视频、泛娱乐、社交媒体、搜索等网站类、移动APP类互联网应用发展,鼓励企业进一步深化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开发理念及运营模式,挖掘新需求。大力支持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字、视频、音频内容创新创造,加强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深入发展互联网新业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平台化、网络化转型,加速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迅速壮大一批有竞争力的互联网企业,力争实现互联网经济跨越发展。鼓励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建设基于空间一体化信息服务移动互联开放平台,开发基于视频地图的位置服务,支持发展车载数据与资讯、智能交通、远程测试诊断、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在线环境监控、道路救援与安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动植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移动信息服务。
进一步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整合和牵引作用,推动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物联网相关专业服务新业态,提升运营及应用服务水平。支持各类物联网运营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环保等行业领域的广泛覆盖和深度应用。加强物联网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析挖掘。在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主要环节,积极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强化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大力推广物联网在城市资源管理、管网监测、能源管理、内涝监控、危化品监管、设施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物移融合加快智能家居、健康服务、车联网、智能硬件等个人消费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创新。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关于建设工业互联网的系统性工作,协助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有力支撑全省工业互联网发展。合理布局数据中心,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省内现有工厂网络和公众互联网基础上打造高速率、低时延、安全可靠的工厂内和工厂外网络。协助构建工业云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工业互联网关键软硬件设备与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支持企业在工厂无线应用、标识解析、工业以太网、IPv6应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示范。
积极实施国家“互联网+”重大工程,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的各类创新,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推动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各类新兴消费。深化面向农业、餐饮、休闲娱乐、购物、旅游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重点发展移动支付、移动娱乐、移动阅读、移动资讯、移动搜索、移动位置等服务。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和增值电信企业抓住“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大智慧家庭、IPTV、在线游戏等高速宽带应用产品的创新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实施“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互联网应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推进跨行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统一部署,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鼓励我省信息服务企业参与信息消费的建设与运营。充分发挥基础电信企业、增值电信企业在推广应用创新方面的主导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加强关键基础设施与核心技术的前瞻性投入。
大力支撑信息惠民,促进全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支撑政府重点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新兴信息惠民服务,鼓励信息服务企业建设教育资源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广远程医疗、促进优质卫生资源的共享和卫生普遍服务。在农村地区以宽带能力为支撑,大力推广信息化应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通过提升农村宽带应用促消费惠民生。
全面协助推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加快实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水务、智慧国土、智慧物流等工程,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加快发展智慧家庭、智慧旅游、智慧健康、智慧体育、智慧校园、智慧社区等生活类信息服务。
强化行业基础管理。优化网站备案流程,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网站备案申请、查询效率。强化落实网络实名制要求,积极推进网站、域名、IP地址和电话实名制,实现网络实名信息实时在线比对分析。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加强对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域名注册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管理,完善新业务备案管理机制。以提高备案率和备案信息主体准确率为着重点,进一步改善互联网接入市场环境,提高全省互联网基础管理水平。
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完善电信与互联网市场竞争规则,加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测、预警与取证,健全基础电信企业纠纷及争议的投诉举报、行政调解、行政处理机制,严厉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诋毁竞争对手、签订排他性协议等不良行为。构筑多方参与的共同治理格局,完善行业规范和自律公约,培育和引导行业组织、研究机构开展社会监督、行业自律、评估认证、教育培训等活动。
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电信和互联网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推进市场主体分级分类管理,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完善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违法失信企业清退和自主退出制度,加大对市场主体违规行为的监督执法力度。
健全用户权益保护体系。完善面向用户权益的互联网服务质量和服务规范指标体系,建立报告、通报、满意度测评等管理制度。规范企业经营、服务和收费行为,监督检查企业切实履行用户服务协议和企业承诺,严厉查处侵权违法事件。完善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体系,督促企业落实用户信息分类、分级保护要求,规范采集、传输、存储、使用、销毁用户信息等行为。
加强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企业对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和存储行为。加强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护责任,持续打击网络数据窃取、用户信息出售等违法违规行为,完善用户信息泄露社会公告制度。
深化不良信息治理。强化部门联动协作,加强垃圾短信治理。督促落实企业责任,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健全网络收发端控制机制。尊重用户意愿,提供多样化用户举报渠道,增强垃圾短信息网间联动平台投诉处理效率。加强用户参与,完善垃圾短信、骚扰电话、不良APP和通讯信息诈骗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积极推动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加快“三网融合”进程,探索融合新形式、新方法、新业务。推进“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健全产业链体系,建立适合“三网融合”的运营模式、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
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有层次、有步骤、有重点的进一步落实电信市场开放政策,在电信网络运营的不同环节引入竞争者,激发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在设计、建设、业务等多个经营领域,在省、市等多个层面开展开放性市场经营和竞争发展新格局。
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全省信息通信业建设和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活力与创造力。
加快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与“三网融合”相适应,面向下一代互联网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信息安全防护管理设施和协作机制,加强互联网和通信网管理,保障重要信息系统和基础信息网络安全。推动健全网络信息安全机构、人员和培训制度,落实网络信息安全责任,完善新技术、新业务网络与信息安全评估机制。深化网络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安全防护,完善网络安全信息通报、事件处置机制,做好互联网网络安全环境治理,加强移动应用商店管理,完善恶意应用下架机制。加快移动上网日志留存系统等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建设,不断完善IDC/ISP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系统、木马和僵尸网络、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处置系统建设。
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提高对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和监测数据的分析、研判和行业内应急指挥调度能力。完善和落实相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加快推进新技术、新业务安全评估,完善评估管理体系,加强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评估专业队伍建设,实现对新技术、新业务、新应用引发安全风险的充分预警和积极防范,将新技术、新业务评估作为“弱化事前、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的重要举措。
着力提升应急通信“一案三制”管理体系化水平。按照主管部门领导、相关部门协同、基础电信企业落实的模式建设完善与工作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推进跨部门、行业、企业的应急通信协作、信息互通共享等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持续健全完善通信保障应急预案体系,着力加强预案培训和演练工作。推动完善有利于应急通信工作高效开展的规章制度建设,保障应急通信行动切实做到依法合规。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应急通信体系的应用。
着力提升应急通信保障网络能力的可用性和覆盖范围,满足应急工作各阶段的信息通信服务要求。加强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的装备与配置,按应急类型有针对性地加强应急体系相关单位的装备更新和完善,合理布局并推进应急通信物资储备。加强公网抗毁能力建设,持续推进抗灾超级基站、基础设施设备等与防灾应急相关的安全防护建设。
建设目标:到2020年底,行政村实现光纤全通达,农村家庭宽带用户基本实现12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87.4亿元,其中农村光纤宽带网络投资32.5亿元,农村移动宽带网络(4G、5G)投资54.9亿元。
建设内容:积极争取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工程扶持政策和省市两级政府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政策支持,引导基础电信企业承担市场主体责任,对未通宽带行政村进行光纤覆盖,对已通宽带但接入能力低于12兆比特每秒的行政村进行光纤升级改造。优先实现农村地区学校、医院、公益性文化机构等具备光纤接入能力。
建设目标:到2020年底,光纤网络覆盖城市家庭,提供1000兆比特每秒以上接入服务能力,部分城市家庭用户带宽实现100兆比特每秒以上灵活选择。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29.3亿元。
建设内容:加快推进新建小区光纤入户,开展老旧小区光纤网络改造;加快推进政府、学校、医疗结构、工业园区、商务楼宇、宾馆酒店等单位的光纤宽带接入,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100兆比特每秒及以上高速带宽接入服务。
建设目标:到2020年底,4G网络实现全面覆盖城乡。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146.5亿元,其中城市(乡镇及以上区域)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投资90.1亿元,农村(行政村及以下区域)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投资56.4亿元。
建设内容:进一步扩大4G网络覆盖范围,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加强规划、建设与优化部署,实现乡镇农村、重要交通沿线、公共场所等区域的连续覆盖;鼓励移动电话用户向4G网络迁移,促进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提升。
建设目标:提升通信骨干网容量。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18.4亿元。
建设内容:采用100G和超100G  光传输网(OTN)等技术升级骨干传输网,优化传输网干线路由及备份,扩容省际互联网出口带宽,提升业务承载能力。
建设目标:云计算基地初具规模。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27.0亿元。
建设内容:加快云计算基地建设,推进云计算资源池提供地、现代化互联网数据中心、数据业务集中承载中心、大型数据灾备中心和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三网融合”、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基地建设,为个人用户、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云服务平台。
建设目标:强化应急通信保障能力。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1.0亿元。
建设内容:完善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入等手段提高对应急处置的支撑能力;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公众通信网及应急通信网的实时监测,以及对应急通信资源的信息采集及统一管理和调度;按应急类型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体系相关单位的装备更新和完善,提高应急通信保障装备水平;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满足应急通信需求,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下为现场应急指挥和救援提供支撑,保证突发情况下通信的安全畅通。
建设目标:力争到2020年建成运行可靠的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改善全省整体网络环境和促进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计划投资:五年总投资额约2.6亿元。
建设内容:加快推进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网络信任体系一体化建设,建立健全与“三网融合”相适应,面向下一代互联网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信息安全防护管理设施和协作机制。建设网络安全监测综合平台,实现对目前我省已监测到网络安全相关事件进行综合整理、统计分析、动态展示,特别是针对僵尸木马和移动恶意程序事件能够及时把握发展趋势。建设国家互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中心江西分中心机楼,机房面积计划达1万平方米,容纳机柜达1000个。推动建立全面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各环节的企业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信用体系,加强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安全保护市场监管。
充分衔接国家《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积极落实行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重点。组织编制实施城市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与全省城市综合规划及各专项规划实现有效衔接,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城乡发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验收。积极争取在各类市政、轨道交通、公路、公共场所建设过程中,在用地、电力引入、市政管道预留等方面统筹考虑基站、机房、局所、管线等设施建设空间。全面贯彻落实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在建筑规划、设计审查和工程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统筹协调,解决好光纤入户问题。将本规划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报送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落实本规划中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的督导,对本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目标和任务,确保本规划的有效落地和实施。
加强政府引导,以基础电信企业为主体,调动全社会力量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在政策、标准制定和规划编制中广泛吸取各方意见,提高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加强互联网监测分析,加大对互联网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诚信、透明、开放、公正的行业发展环境。结合我省实际,加快推进省内信息通信业相关法规立法进程,修订完成《江西省电信条例》,推动健全法制监管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意识,强化执法各环节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市场秩序监管执法与司法的衔接,提升信息通信业法制化水平。
争取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对行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及创业与私募股权投资,培育我省中小型创新企业发展,支持我省信息通信业转型升级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推动省内各级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完善面向宽带的电信普遍服务长效机制和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持续推进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解决城乡数字鸿沟。深化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推动新技术应用,加快高耗能老旧设备有序退网。积极争取“互联网+”专项引导资金,重点支持互联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孵化、初创企业补助、商业模式创新等相关应用示范。
完善跨部门、跨层级联动协同机制,形成反应迅速、顺畅有力、联动协同的通信市场管理体系。壮大行业管理队伍,争取管理机构向地市一级延伸,多途径扩充队伍力量,健全完善监管技术手段,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正确处理互联网新业态与既有行业规制之间的关系,建立多方治理机制,平衡多元主体利益。进一步落实深化行业体制改革精神,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多种监管模式,采用多种监管手段,不断优化通信市场结构,强化对市场竞争行为规范的监管。深化网络不良信息治理,强化技术手段建设,督促企业落实责任,畅通用户举报渠道。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用户关切,制定并落实网络提速降费措施,推动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取消区域内手机漫游费。加强对互联网创新成果的保护,培育良好创新环境。
鼓励引导政府部门、重点企业完善信息通信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优化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提高专业技术人才自主创新和参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推动优化教育学科配置,推动建立多方联合培养机制,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会、学会等联合培养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网络与信息安全相关专业紧缺人才。充分利用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利用各类引才引智计划,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和国内外高精尖缺人才来江西发展,带动省内人才培养,促进全省信息通信行业科研水平的提升和科研成果转化。
附录:名词解释
英文简称 |
英文全称 |
中文全称 |
3G |
3rd-Generation |
第三代移动通信 |
4G |
4th-Generation |
第四代移动通信 |
IPv6 |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本 |
PUE |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
能量使用效率 |
IPTV |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
交互式网络电视 |
5G |
5th-Generation |
第五代移动通信 |
CDN |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内容分发网络 |
SDN |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软件定义网络 |
NFV |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
网络功能虚拟化 |
ICT |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信息通信技术 |
WLAN |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无线局域网络 |
IDC |
Internet Data Center |
互联网数据中心 |
APP |
Application |
手机应用程序 |
IP |
Internet Protocol |
互联网协议 |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
OTN |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
光传输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