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增长24.2%和25.6%,产销两旺。从去年底开始的车规级芯片短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汽车产销。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指出,“受芯片供应短缺以及排放标准升级切换期等影响,5月、6月汽车产销出现了一定的回落,6月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8%和5.3%,同比下降16.5%和12.4%。”。
到如今7月早已过半,芯片短缺的影响依旧在持续,不少车企的产销形式并未发生转折。中汽协根据行业内11家汽车重点企业上报的数据整理显示,今年7月上旬,11家重点企业汽车生产完成38.9万辆,同比下降37.5%。其中,乘用车生产同比下降36.2%,商用车生产同比下降43.9%。
另据乘联会数据,乘联会主要厂商7月第一周(1-11日)市场零售达到日均30,752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表现相对平稳,但相对今年6月第一周表现偏弱,下滑了7%。批发销量方面,数据显示,乘联会主要厂商7月第一周(1-11日)日均批发29,367辆,同比下降18%,走势相对放缓,相对于今年6月第一周的销量仅增长1%。
除此之外,据乘联会分析,由于目前缺芯的影响仍在延续,部分厂商的7月初产销节奏相对偏慢,随着芯片供给的改善,产销表现在月末有望好转。
另外由于近期持续的去库存,不少4S店的整体库存压力都得到有效缓解,加上厂家商务政策的激励以及客户订单维护的质量的提高,汽车零售依旧保持良好较高水平。
面对目前持续的芯片短缺的情况,各方也在积极应对。
在7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田玉龙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受芯片供应短缺以及排放标准升级切换期等影响,5月、6月汽车产销出现了一定回落。对此,工信部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整车企业、芯片企业的力量,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推动提升汽车芯片的供给能力,正在取得一定的效果。后续还将远近结合、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对接,积极支持替代应用,提升制造能力,继续保持我们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