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举行
2025-11-14

11月13日,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石家庄举行。

大会聚焦“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协同发展”,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两大核心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创新联动、韧性提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略,同时发布2025京津冀企业100强、京津冀制造业企业100强、京津冀服务业企业100强,以及2025河北企业100强、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河北服务业企业100强、河北制造业创新领先企业50强、河北服务业创新领先企业50强榜单,并对入围企业颁发了证书。


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峰会暨百强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会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宏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周浩,河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承东,河北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袁培红等领导分别围绕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为大会致辞。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王和富介绍了“京津冀六链五群”建设成就和工作规划,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处处长李红兵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成就和下一步规划。

北汽集团、天津友发集团、河钢集团数字公司分享了各自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与生动实践。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彭华岗以《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主题演讲。河北省企业联合会会长王兰玉作总结讲话,对各企业提出了“勇做新标杆、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闯出新路径、树立新形象、作出新贡献”的希望。

从发布数据看,2025河北企业百强、制造业百强营业收入、入围门槛都有所提高,服务业百强营业收入、入围门槛略有降低。其中,河北百强营业收入、入围门槛分别增长1.38%、6.30%,制造百强营业收入和入围门槛分别增长3.45%、10.42%。相较河北百强、服务业百强,制造业百强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资产总额、归母所有者权益分别增长了4.08%、1.68%。

受经济环境影响,河北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整体盈利下降。河北百强利润总额较上年下降10.21%,盈利能力出现行业分化,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利润总额占百强的31.36%。尽管面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2025河北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都持续深化创新驱动,研发费用都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为13.92%、13.38%、11.88% 研发强度分别增加0.21、0.18、0.09个百分点。与此相对应,企业创新成果丰硕,2025河北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拥有专利数、发明专利大幅增长,其中河北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发明专利分别增长58.35%、43.84%和83.29%。长城汽车、东方物探、河钢集团、中车唐山机车、晶澳科技拥有发明专利均超过1000项。

2025河北制造业创新领先企业50强研发投入增长较快,增长17.70%,高于服务业创新领先企业50强25.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2025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的46.39% 研发强度3.79%,同比增加0.57个百分点,高于服务业创新领先企业50强4.01个百分点。创新企业盈利能力优势明显。2025河北制造业创新领先50强收入利润率3.36%,高于河北制造业企业100强1.79个百分点。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营收净利率9.25%,同比增长0.61个百分点,较上年50强微降0.22个百分点。创新成效显著。2025河北制造业创新领先50强拥有有效专利31137项、有效发明专利10010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48项、国家标准1961项,行业标准509项。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拥有有效专利、有效发明专利分别较上年增长8%和5.57%。入围企业近5年共创造国家级成果16项,省级成果279项,参与国际、国家标准制定223项、行业及地方标准362项。近年来,创新领先企业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创新实力的增强,截至2024年底,2025河北制造业创新领先50强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41个、省级研发中心200个,拥有研究生和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16688人、研发人员48724人,拥有专精特新企业30家、“小巨人”企业7家 服务业创新领先50强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11个、省级研发中心88个,分别较上年增加2个、5个,拥有研究生和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26183人,较上年增长45.45%,拥有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点“小巨人”企业35家,较上年增加5家。

上一篇:
全国中小企业工作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下一篇:
重庆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38家 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