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2024-11-20
2024-11-19
2024-11-18
2024-11-18
当前位置:首页 > 专精特新-新闻 > 政策托举融资支持广州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军团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2-07-15
近日,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开展第二批广州市“专精特新”扶优计划培育企业申报工作。据介绍,第一批已遴选268家民营企业,将陆续开展后续批次遴选,总共遴选1000家民营企业。截至目前,广州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59家。
有着雄厚工业基础和完整产业链的广州,制造业在全国城市里名列前茅。如今,广州通过“专精特新”政策托举,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助力制造业加速腾飞。
穗企“小巨人”迸发大能量
经梳理相关数据发现,截至2021年7月,工信部已公布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促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企业数量从首批的248家,到第二批新增1744家,再到第三批新增2930家,累计认定的“小巨人”企业达到4762家(剔除第二批160家未公示企业)。
其中,广州有68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的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国各大城市前列。在这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从行业领域来看,85%以上的“小巨人”企业属于制造业,50%的企业属于工业“四基”领域,其中3家企业填补国际空白,18家企业填补国内空白,28家企业在细分行业关键领域发挥了补短板的作用。
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数据,68家“小巨人”企业生产经营稳、创新能力强、专业化程度高、发展动能足,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实现逆势大幅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20.12%,远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9%的增速,其中博纬通信、中海达、云宏信息等企业一季度增长超过了15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4月,广州已有13家“小巨人”企业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占比接近20%。另外,近三分之一的“小巨人”企业主导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40%,九成以上企业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近两年,这些企业累计获得境外国家和地区认证数量91个、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项目数量757个。
黄埔区成“小巨人”摇篮
“‘专精特新’企业要发展,必须具备深入骨髓的创新基因,而一路走来,政府和银行在资金等领域的助力也为推动企业发展护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陆万里说道。同样地,朗圣药业财务总监马昭说,在获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后,很多银行都打电话来联系,在融资方面比以前容易多了。
经梳理发现,从6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黄埔区32家、花都区9家、番禺区7家、白云区6家、南沙区3家、增城区3家、从化区3家、天河区2家、越秀区1家、海珠区1家、荔湾区1家,黄埔区“小巨人”企业数量占比47%,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发展显著。
同时,黄埔区已建成京广协同创新中心、钧恒广场两大“专精特新”产业园,累计培育市级“两高四新”企业654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6家、国家级“单项冠军”12家,禾信仪器、方邦电子、一品红药业、洁特生物等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增产值将达126.2亿元。
这一亮眼的数据不禁让人好奇,黄埔区如何做到领跑其他各区?据了解,2021年黄埔区在全国首推“专精特新10条”、全国首创限时办结政策兑现系统、全省首推33个惠企政策事项“免申即享”,从落户投资、成长壮大、研发创新、人才支持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政策落地服务,让企业集中精力搞专业。
其中,“专精特新10条”提出,对新迁入该区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次性给予200万元 对现有专精特新“小巨人”实施增资扩产项目,一次性最高可给予200万元扶持。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新建重大产业项目,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最高可给予1亿元奖励支持。
在政策之外,黄埔区在生态端依托国家工信部大中小融通特色载体,打造了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融通服务平台 在资金端统筹“3个百亿”中小企业融资产业投资基金,组建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为区内种子型中小企业融资“输血” 在技术端建成一批国家级新基建,引导中小企业通过数字赋能创造技术、创新发展。
出台政策引领企业发展
今年4月,广州印发《广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为提升企业数量和质量将推动实施“5125”工程,到2024年,累计培育5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5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50家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
《行动方案》提出,将开展梯度培育、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三品提升、数字赋能、融资提速、生态优化、营收倍增八大行动,在资金支持、园区建设、技术改造、用地用房、交通出行等七个领域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竞选。其中,对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专精特新’企业它不是凭空而来的,不少企业原来是传统产业,在做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数字化转型或生产流程改造,就变成了全新的企业。”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学系教授林江说道。林江表示,广州出台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政策,是一个把传统产业跟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嫁接的契机,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过程中将企业逐渐纳入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对于一些传统制造业来讲,它其实对做大做强没什么兴趣,觉得只要有订单就可以了,增加工人还是裁减工人就完全看订单的规模来定。”林江表示,“专精特新”的培育方案可以让部分企业意识到自己的长短板,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相当于一个对企业的“再教育”过程,让企业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政银合作 扶持专精特新
“任何产业都需要融资,更何况‘专精特新’企业要去做研发、市场拓展,还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肯定需要融资,传统融资就是银行贷款。”林江说。广州先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卫民说,做大企业规模的最大痛点就是资金,像融资的成本、资金的运用等,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专、精、特、新这四个特点,注定了企业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成效。企业做得越‘专’,同样就意味着,你可能就没有办法通过多元化来还银行的钱 企业方向很‘新’,就是以前什么都没有,没有证据支撑你一定能活得下去。”林江指出,传统的融资渠道其实并不青睐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的企业。
注意到,去年12月,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分别与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开展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银合作。今年以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厅分别与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政银合作,“十四五”期间将分别引入1000亿元、2000亿元融资支持,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打造了一系列融资服务产品。
其中,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则针对“专精特新”培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分别推出了“专精特新”培育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专精特新”巨人贷。值得注意的是,“专精特新”培育贷对列入各地工信部门“小升规”培育库的企业,在“升规”培育阶段可提供300万元的免抵押信用贷款授信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