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专精特新-新闻 > 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已突破万家大关,政府为它们“架桥铺路”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上海专精特新企业已突破万家大关,政府为它们“架桥铺路”

供稿: | 2025-04-14

      目前,上海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26万家,在全国首先突破万家大关,平均每3.5个小时就会诞生一家专精特新企业。4月11日,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助推上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发布会现场。


      自2011年起,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目前,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超2.2万家,包括1.2万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5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以及129家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共同形成从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优质企业梯队。当前,专精特新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若干措施》共包括六方面20条具体措施。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亚鹏介绍,在推动高成长发展方面,上海将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数智化平台,助力企业“小升规、规转强、强转股、股上市”。计划到“十五五”末,上海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翻一番,达到两万家左右。对于首次升规入统的工业、软信业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 连续两年产值(营收)增速20%以上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最高可获50万元支持。同时,还将发挥国有基金引领作用,形成规模1000亿元的基金群,并加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此外,《若干措施》还在助力精细化管理、促进高能级创新、降低全要素成本、实施精准化赋能、完善多层次服务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

      “企业经常会提出,政策文本看不太懂,申请过程中环节比较多,时间比较长。这轮政策出台,我们想站在企业角度,让企业看得懂、方便用。”蒲亚鹏说,《若干措施》创新推出企业版,把政策文本中面向政府的内容都删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政策“干货”,并提供政策咨询电话和申报途径,“以往可能了解政策要把全文通读才知道怎么用,现在是你关心哪条,就看哪条”。

      骄成超声是一家位于上海闵行区“大零号湾”的技术研发型企业,每年都有几十项知识产权申请。“政策对知识产权的支持资助,以及海外展会补贴对我们帮助都很大。”骄成超声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宏建表示,政策的精准扶持发挥了“店小二”式的服务。他透露,目前骄成超声已在德国、新加坡、香港注册公司,未来将借助海外展会等渠道积极推广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挖掘更多市场机遇。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