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论坛】迈向网络强国建设新时代
供稿: | 2018-04-03
     
          党的十九大绘制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蓝图,其中提出建设网络强国,并对事关网络强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出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互联网认识的深化,彰显了新时代加快网络强国建设的深远意义和迫切要求。
          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步入了更高层次的历史阶段。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革命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带来了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调整,与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相比较,其覆盖范围更广泛、影响更深远。互联网广泛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等各领域,一个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掌控力、竞争力如何,已成为判断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当前,西方主要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将建设网络强国作为战略目标和主攻方向,积极抢占制高点、掌握主动权。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将建设网络强国作为重要内容。
      建设网络强国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建设网络强国,是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人们生产生活新空间。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挥好互联网开放、普惠、共享的特点,也有助于打破长期存在的发展鸿沟和信息壁垒,推动资源共享和发展平衡,助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网络强国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方面。中华文化没有“国强必霸”的基因。习近平同志提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四项原则”“五点主张”,主张构建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中华文化理念。中国在网络空间发展壮大,有利于维护国际网络空间的和平、安全、稳定,有利于推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和规则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理论和实践,可以给世界上那些在网络空间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提供全新选择,将为解决网络空间发展治理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网络强国建设重在缩差距补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网络强国建设蹄疾步稳,一幅壮丽的网络强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但也要认识到,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表面上只有一字之变,实际上意味着质的飞跃。建设网络强国,需要着力缩差距、补短板。
      衡量一个国家网络空间综合实力的标准有很多,如互联网管理水平、互联网创新能力、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程度、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等。从互联网的基本属性和基础性作用出发,判断一个国家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应考虑四方面标准:一是从互联网的技术属性看,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取决于对网络信息核心技术的掌握情况。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决定一个国家的网络安全能力、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互联网产业生态链中的地位、在国际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二是从互联网的工具属性看,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取决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占有情况。当前,掌握信息的多寡已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数据资源,被称为“数字时代的石油”,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对互联网的掌控能力和应用水平。三是从互联网的经济属性看,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取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谋求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现有产业劳动生产率、培育新市场和新产业、实现包容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是从互联网的思想文化属性看,是不是网络强国主要取决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情况。互联网已成为嵌入经济社会的一种文化基因,带来一系列重大变革,使人类思想文化进入了大发展、大交流、大融合的新阶段。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贡献,日益成为考量网络强国历史地位和持续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
      对照上述标准不难看出,我国虽然是网络大国,但同网络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首先,就核心技术来讲,互联网诞生在美国,长期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操作系统、芯片制造等互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居于垄断地位,技术上“缺芯少魂”是我们的最大短板。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发展,在高性能计算、量子通信、5G等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PCT(《专利合作条约》)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在基础技术、通用技术上“技不如人”的状况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其次,就信息资源来讲,虽然我国互联网上每天有百亿级的信息在产生,但全球互联网核心信息资源和关键基础资源被美国掌握,中文语言信息在网上占比不到5%。我国人均国际干线带宽还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对数据资源的采集、存储、保护、利用能力有待提升。再次,就数字经济来讲,我国企业过于依赖商业模式创新,消费互联网发展迅速,但产业互联网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在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互联网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难、行业巨头垄断导致中小创新型企业难以生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最后,在全球互联网思想舆论领域,西方依靠其话语权优势对外进行价值观输出,“网络自由”“网络中立”“多利益攸关方”等符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益要求的互联网理论走向全球并产生重要影响,体现中国理念、中国主张的互联网理论有待进一步凝聚共识、形成规则,进而转化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公正合理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制度性权力。
      抓住关键领域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习近平同志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奠定了思想基础、强化了政治保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肩负起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的历史使命,关键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住关键领域扎实推进,把习近平同志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落到实处。
        加快核心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投向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研发,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部署,集中精锐力量,遵循技术规律,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应当看到,信息技术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很多前沿技术表面上看是单点突破,实际上是从信息技术整体发展的丰厚土壤中孕育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把核心技术生成的母体培育好,建设好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推动上下游有机衔接,推动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还应看到,互联网技术迭代速度很快,今天的领先技术很快就可能成为明日黄花。我们要摒弃简单模仿、一味跟跑的惯性思维,着眼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努力实现“弯道超车”或“变道超车”,赢得未来竞争的先机。
        管好用好数据资源。严格执行网络安全法,加大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力度,加强跨境流动数据管理,有效保障国家关键数据和个人信息安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打破过去数据资源分散、统筹利用不够的局面。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破信息壁垒,形成覆盖全国、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共享平台,构建全国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网上中文信息内容建设和传播,扩大中文信息的覆盖面、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普及和全面升级,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商用部署,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高度统筹处理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应认识到,数字经济不是简单的虚拟经济,不能简单将其归为“脱虚向实”的范畴进行限制,而应加强引导和规范,既使数字经济真正产生实效,又防控其发展中的各种风险。加快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篇大文章,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数字经济,引领带动传统产业转型,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以新动能驱动新发展。
        强化思想文化引领。以中国互联网思想引领全球互联网发展的价值取向,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规则尚未定型,美国一家独大的旧有格局正在逐步被打破,“网络自由”“全球公域”等西方互联网理论在网络空间不断遭到挑战。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智慧为人类解决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伦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思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深化互联网领域的思想理论研究,加强互联网文化建设,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治理提供更多中国主张和中国智慧,为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互鉴乃至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