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朱森第:制造强国战略还应继续推进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朱森第:制造强国战略还应继续推进

供稿: | 2018-07-09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朱森第7月6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在基本面上不违背国际惯例和市场原则,应继续推进。他强调,全球制造业都在向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方向发展,中国制造业也要跟上这个步伐。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制造业不能再继续走劳动密集型的道路。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全球制造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调整和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制订国家战略,以求在即将到来的变革中取得主动权。美国于2011年颁布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确保美国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领导地位”,随后又提出了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的口号。德国提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英国制订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日本相继提出物联网和机器人战略,法国起草了《未来产业》规划,韩国则有“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等,都是为了促进本国制造业适应未来、赢得发展。

        从制造业发展水平来看,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属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紧随其后,属于第二方阵;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处于第三方阵。“要准确把握中国制造业当前的状态。”朱森第强调说,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中国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一致的,我国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二是中国制造企业生产力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中国制造业整体看是劳动密集、附加值偏低的产品占多数。四是中国制造企业整体处于工业2.0迈向工业3.0的阶段。

        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业虽然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

      “比如,同样要产出1万元的产值,我们需要耗费的资源和能耗是日本的7倍。”朱森第打比喻说,中国制造业就像个“大胖子”,虽然体重大,但是肌肉和骨骼不强,必须要强身健骨。

        在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中,我国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领域,并提出要推动这十大领域率先实现由大变强。对此,朱森第解释说,这是因为这十大领域发展基础比较好,最有希望实现率先突破,并且这十大领域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也与全球制造业发展走向吻合。

        中国的制造强国战略一直坚持平等互利和开放原则。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由大到强的主攻方向,近两年来,许多国外公司的智能化业务发展迅速,正是受益于中国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总量达14.1万台,比上年增长58.1%。其中,国外品牌工业机器人销量10.32万台,同比增长71.9%。从2014年至2017年,国内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占比分别是29.2%、31.7%、32.7%、26.8%。由此可见,中国并不存在限制企业选购品牌的行为。

      “中国制造业必须要解决生产效率更高、产品品质更好、单件成本更低、市场反应更快、环境影响更小等问题,必须排除干扰,坚定地向制造强国迈进。”朱森第强调。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