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以规划引领创新 以创新驱动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以规划引领创新 以创新驱动发展

供稿: | 2019-06-17

      科技大业,规划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并进一步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制定,科技部进一步推进2021—2035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然而,当前如何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打造核心竞争力,仍面临着落实不到位、执行难度大等问题,为此需要审时度势,从全局谋创新,以科技谋发展、以规划引领创新。

      研判科技创新态势 把握时代科技脉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善于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这要求我们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大势、规划前瞻。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各国均将科研规划作为科技阵地的排头兵。美国有创新战略,欧洲有地平线2020科研规划,德国有2020高科技战略,日本有科技创新综合战略……各国均制定了优先或者重点发展领域。

      借鉴国际发展态势,反观我国未来科技战略布局,“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科技规划要从整体宏观战略、从国计民生需求、从国际前沿势态上统一把握,明确大方向、提出大问题、设立大指标。科技管理部门要将科技创新战略目标、战略对象和战略手段进行总体部署,要将科技创新总体规划、专项科技规划、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作为强制性、约束性指标纳入区域、行业或企业的考核体系。

      规划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核心技术是创新之本、发展之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

      什么是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核心技术可以从3个方面把握,“一是基础技术、通用技术 二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 三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并指出“在这些领域,我们同国外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如果能够超前部署、集中攻关,很有可能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的转变”。

      加强自主创新,要立足国情。一切模仿创新,崇拜他国科技,发达国家搞什么我们就搞什么,都是盲目跟风,难以形成中国特色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就要立足国情,埋头苦干,创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科技。

      这要求我们在研判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后发优势,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总体布局,重点规划,实现以规划引领创新,以规划实现关键核心科技的突破。

      突破体制机制藩篱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要“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

      首先要建立科技人才管理机制。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为科技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其次要建立各部门协同创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统筹协调,努力克服各领域、各部门、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分散封闭、交叉重复等碎片化现象,避免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加快建立健全各主体、各方面、各环节有机互动、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这要求在中央部门统一指挥下,建立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将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逐级分解,将重大任务和重大计划层层推进,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凝聚共识。

      最后要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不顺不畅问题突出,一个重要症结是科研成果封闭自我循环比较严重,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这要求我们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建立企业牵头、高校参与、地方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和新型科研机构。通过改革创新破除阻碍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体制机制,坚持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危机感,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真正在转型升级上下功夫、争效益。政府要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创造更好的条件,营造更优的创新氛围。同时推行分类评价改革,探索建立以成果原始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从考核机制上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作者杨国梁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真玲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