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走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0-02-12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年度发明专利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40.1万件,共授权发明专利45.3万件,同比增长4.8%。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数量大幅增多,连续多年名列世界第一,但转化率偏低,平均约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30%至40%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人类每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会引发作战样式甚至战争形态的改变。火药的发明,使人类战争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蒸汽机取代风帆,改变了海战作战样式 飞机、坦克的诞生,拉开了机械化战争序幕……技术对战争的影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今天,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电磁技术“毫不留情”地把人类推入了信息化战争的漩涡。
恩格斯曾指出,每个在战史上因采用新的办法而创造了新纪元的伟大将领,不是新的物质手段的发明者,便是以正确的方法运用他以前所发明的新手段的第一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科学技术与军事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加速融合,科技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正加速上升。从近几场局部战争来看,凡是拥有科技优势并能迅速将其转化为战斗力的军队,往往占据主动权甚至赢得胜利。
科学技术作为核心战斗力,只有走出实验室,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转化为战斗力,才会引发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但是,在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被人们称之为科技应用的“死亡之谷”,如果走不出这个转化推广的“死亡之谷”,科技对战斗力的贡献率就无从谈起!
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转化难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曾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90%的科研成果还没走向市场和战场,就被埋没在从基础研究到商品化的过程中。盘点近年来我国国防科研成果,在从实验室到战场的路途上,被埋没在“死亡之谷”中的成果绝非少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曾为世界领先技术,但因缺少军事需求牵引而未能变成武器。鲁迅先生曾不无痛心地说,“中国古人所发明,而现在用以做爆竹和看风水的火药和指南针,传到欧洲,他们就应用在枪炮和航海上。”
习主席曾深刻指出,要抓紧搞好创新性、突破性成果转化运用,把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然而,走出科技转化推广这个“死亡之谷”绝非易事,有的被观念锁住,有的被利益捆住,有的被机制拦住,有的被资金困住,有的被体系挡住,导致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无法为战斗力作贡献。
若发挥科学技术对战斗力建设的引领作用,使之成为影响战斗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就要不遗余力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对于军队而言,需要增强科技理解力,搞好科技需求提报,牵引科技有效供给,使科技转化运用同部队战斗力建设接好轨、对好焦。春江水暖鸭先知。部队处于科技成果运用需求侧,对于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感受最直接、最深刻。只有敏锐感知、深刻洞察现代科技发展,掌握其原理、概念和作用机理,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准确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从“桅杆尖头”预见现代军事科技发展运用的趋势走向,才能精准地提出科技需求提报。
同时,要完善需求对接机制,搭建好转化平台。构建系统完备的科技需求与供给对接机制,让地方科研单位第一时间知晓军队科技需求,也让军队及时了解地方科研成果,打通科技供需信息的“肠梗阻”。强化武器装备科研工作的总体运筹,构建科技成果向武器装备转化的平台,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反馈机制,完善国防科技成果转化成熟度评价体系以及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机制,加大对科研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激励力度,切实激发科研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战场的“最后一公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战斗力的转化,把国家战略意志变成战略能力。
未来战争是科技的竞争,唯有搞好创新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夺取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