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6
2024-11-26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徐晓兰: 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复工添动能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0-02-20
随着湖北以外确诊的新冠肺炎病例连日下降,全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将陆续复工。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来了,制造业企业能否从疫情影响中走出来?该如何复产甚至增产?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表示,中小企业是制造业的主力,撑起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半边天”。关注和改善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关键是解决其落后的生产模式、不足的供应链掌控力、欠佳的融资能力和匮乏的人才资源四大问题。
“工业互联网能够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制造业,以数据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共享及优化配置,对于破除制造业中小企业发展困境、赋予其动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徐晓兰说。
提效降本 升级生产模式
利润率低于高端制造、缺乏技术壁垒,低端制造业向高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型成为众多制造企业的当务之急。徐晓兰认为,工业互联网能够深挖工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的生产体系,为制造企业转型提供了方向。
她解释说,工业互联网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数字化建模后,能以精准的数据分析替代粗放的经验判断,全面优化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和生产服务资源配置,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工人生产效率,推动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工业互联网技术平台东方国信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围绕提升冶炼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等需求,研发了钢铁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炼铁云”,目前已应用于全国210座高炉,每年降低冶炼成本20亿元左右。
此外,徐晓兰认为,工业互联网能够对复杂的市场动态进行分析,开展市场机会预测和产品创新,帮助制造业企业打造更具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从而实现快速制造和精益生产,提升企业价值。
围绕个性化定制、产品质量优化等需求,海尔集团开展了类似定制方案的研发,目前已赋能十余家工厂互联。
精细化管理提升抗风险能力
制造企业对于供应链上下游管理的要求很高。面向供应链上游采购时,如果企业没有开展精密计算,将导致原材料采购不足或剩余,造成产量匮乏或资金浪费 面向供应链下游销售时,如果未能及时获取客户的采购计划等信息,就无法合理安排产能,导致生产过剩、库存积压、延期交货等问题。
同时,一些制造业中小企业的供应链结构上下游仅有少量固定合作伙伴,一旦某个合作伙伴突发经营问题,就有可能影响该企业的产销。
“工业互联网使供应链上相关企业数据互通,实现信息高水平共享,助力企业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管理。”徐晓兰说,据此中小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并结合下游企业需求、上游企业供给的变化制定生产经营策略,从而实现对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企业数的增加,传统的供应链逐渐编织成一张“供应网”。制造业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搜寻更多的合作伙伴,获取更多的原材料来源和销售对象。
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中小企业因为种种原因面临融资问题,对此,工业互联网也能提供解决办法。
徐晓兰说,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工业互联网能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高可信度的数据支持,帮助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降低金融风险。同时,数据价值评估优良的中小企业可以以生产经营数据为抵押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这大大丰富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
共享智力资源化解人才匮乏难题
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需要建设现代化的管理体系,还需要高端人才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然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优质人才匮乏乃是不争的事实。
“借助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可以基于自身需求快速寻找、购买、应用工业App等软件产品,获取所需智力资源,而不必经过人员招聘。”徐晓兰说,工业互联网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将优质人才资源所具备的工业知识、管理知识、IT知识等智力资源集合成工业机理模型,并封装在工业App等软件产品中,提供给制造业企业使用。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模型数突破1110个,工业App达到2124个,部分平台已形成了超万人的开发者社区。
此外,基于工业App所包含的智力资源,中小企业的普通员工也能够完成高技术含量的工作,企业不必仅仅依赖招聘人才这一条路开展业务。
徐晓兰表示,工业互联网实现了对中小企业一般技术人员的高技术赋能。她举例说,目前主要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都开发了图形化编程工具,支持用户用拖拽的方式进行应用创建、测试、扩展等,大大简化了开发流程、降低了开发门槛,使普通员工开发复杂工业应用成为可能。
工业互联网好处多多,但整体看,我国制造业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了解程度有限,应用也很有限。徐晓兰表示,积极倡导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不同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需求的不同。
“应当建立对中小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的指导机制,协助中小企业平衡当前需求与未来发展,谨慎选择建设内容,既保证企业长期的业务需求,同时避免出现过度建设问题。”徐晓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