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剑指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0-07-21
6月21日,东方电气研制的全球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精品转轮,在白鹤滩水电站左岸吊装成功。这个350吨的巨无霸“四川造”,刷新世界水电装备的新高度。
7月8日,首款国产超小体积5G通信模组在长虹正式下线。这个仅比1元硬币宽5毫米的“四川造”,带领四川5G核心器件研发跑在全国前列。
一大一小,折射出四川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先进制造强省迈出的铿锵步伐。
稳大盘,制造业挑起大梁
口罩告急、防护服告急、消毒液告急……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各类防护物资一时短缺。确保生产生活稳定供应,制造企业纷纷复产、转产、达产、扩产,彰显四川制造业“硬实力”。
科伦药业新都基地1月26日即恢复生产,2月1日全面复工,每4.8秒就有一袋营养液下线 作为全省最大职业服装生产基地,绵阳际华三五三六实业有限公司服装生产基地仅用一周时间,就“变出”一条防护服生产线 泸州鑫福化工有限公司400名工人奋战生产线,每天超10万公斤消毒液发往成都等地……一个月不到,各类应急物资很快从紧缺转为充足。
防控同时,稳住经济大盘,制造业也挑起大梁。早于全国一个星期有序复工复产,2月底,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达95%以上,制造业企业近1.3万户。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顾红松介绍,“在主要经济指标中,制造业数据也是最早转正的。”
不止上半年。在他看来,四川制造业起步于“一五”时期,奠基于国家“三线”布局,发展于改革开放,勃兴于西部大开发。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四川大力推进先进制造强省建设。如今,已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完善的产业体系。
加快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近年来,四川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去年,全省五大支柱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4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超八成。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19%以上。重点产品名声更响亮,全球每两台苹果ipad就有一台是“成都造”,“四川造”大型无人机实力居全国第一阵营,发电设备产量占全国总产量三分之一。
育新机,数字化赋能脚步加快
今年初,绵阳长虹“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落成投产,探索小批量定制和大规模生产兼容并行。“效果十分显著。”该生产线负责人魏友军说,借助系列先进技术集成,这条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六成左右。
川南内江的金鸿曲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繁忙生产线仅需几位操作人员。公司行政部经理陈晓华介绍,“在智能化生产模式下,从上料到下线30多个工序全部实现无人操作,80秒钟可完成一件曲轴产品。”
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四川制造业的“集体选择”。
建设新型数字技术设施。今年全省将新建5G基站3万个、打造2-3个5G与工业融合应用示范试点。借助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四川希望聚焦5G、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和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创新基础设施精准发力,“一业带百业”抢抓发展新机遇。
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迅速响应。“投入前,东怕西怕。下定决心做了,就发现成效远大于想象。”四川亚度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卫东尝到甜头,愿意将喜悦分享给更多传统制造业企业主。今年初,他整合企业最初为自身数字化转型打造的团队,单独成立了一家数据科技公司,致力于为更多企业提供“可承受”的全套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数字化赋能,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四川瞄准消费品、原材料、机械制造、电子电器和农业装备等领域,重点推进。顾红松说,“我们要用逐一培育试点示范方式,以事实打消一些企业负责人的顾虑和担忧。”
开新局,产业协作天地更宽
一段时间以来,川渝深化合作对接活动在两地密集展开。密集步伐背后,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力推动。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绘就国家战略的四川“施工图”。
新机遇给四川制造业发展洞开新未来。我省明确,坚持全产业链贯通、开放式互联,推动成渝地区产业高效分工、错位发展、有序竞争、相互融合,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行动已展开。4月30日,川渝两地经信系统共同推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打造中国制造“第四极”。20天后,双方宣布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西部率先探索“一网通两地”。本月初,两地明确未来五年建设产业合作示范园区20个,今年内将启动一半……
更好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协作,我省也积极修炼“内功”——
致力于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我省锁定建设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和食品饮料三大产业集群,以及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绿色化工两大产业集群。同时,明确将实施产业链填缺补短工程,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一批头部企业 进一步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推动全省制造业合理布局,目前已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支持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成德眉资制造业一体化发展等。
今年启动实施“亩产论英雄”评价,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机遇难得,责任重大,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四川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