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2024-10-3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深刻把握 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3-10-10
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遵循新时代推进新型工业化基本规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加快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的战略选择。在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大势所趋和我国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新型工业化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段特征。
首先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经济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最初的重工业优先,到重点发展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再到构建起三次产业全面发展的布局,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产业体系现代化意味着要有优化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产业发展内在动力。这就需要:一是在实体经济的核心即制造业领域,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绿色环保技术等应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和争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行业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二是全面提升包括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技术、基础软件等在内的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提升底层技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供给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为确保经济循环畅通提供更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三是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是加快建设和适度超前部署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其次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化。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带来巨大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防范产业安全风险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在医药卫生、粮食安全、重要能源资源、先进技术、高端制造等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高度相关的领域或行业,对供应链布局的安全考量高于效率考量、强调关键核心环节自给自足成为新趋势,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实施和制度保证。这种形势下,我国发展新型工业化必须注重生态化的产业关系,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数字技术深化应用在提升产业聚集水平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加强经济系统内每个单元、每个子系统的稳定性,进而提高经济整体面对外部冲击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聚焦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考量,找准薄弱环节,着力提升产业体系自主可控能力。要切实推进重点产业强链补链,注重发挥链主企业对于本土制造业供应链整体能力提升的作用,不断增强产业链上众多中小企业的连接能力和创新活力,全面提升产业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能力。还要针对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域产业链不完整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补链强链,以规模和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产业链形态,增强对产业链的控制力。
再次是发展模式绿色化和低碳化。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既是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制造业企业在能源使用、生产制造、产品包装、交通运输、物流配送、废物排放等多个环节,打造绿色环保供应链体系,是制造业和工业化发展大趋势,这一趋势也将对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家产业链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着眼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和服务化转型,加快完善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和低碳发展,不断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产和工业制造业发展体系。
最后是创新体系高效化。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主战场和制高点的时代,构建健全高效的创新体系和提升关键领域创新能力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密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并结合全球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在集成电路、关键软件、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重点领域加大创新力度,为引领未来发展增加核心关键技术储备。要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体系,持续完善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转化的机制,打造产业聚集型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模式。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对于那些面临国外打压和封杀的产品及所在产业链,既要增强产业链自身的供给和配套能力,还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动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互促互动、良性发展新格局。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新型举 国体制对推进关键领域重大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作用。既要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 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让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