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2024-11-28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天津市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3-10-16
近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东丽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连欣,东丽区合作交流办党组书记、主任徐思静,东丽区工信局局长边仕苓,东丽区华明高新区党组书记、主任李全利介绍东丽区加速产业链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所关心的问题。
连欣介绍说,近年来,东丽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战略机遇期和历史性窗口期,聚焦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积极搭建产业承接、交流合作对接、融资对接平台,强化产业协同发展,有力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使得东丽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链韧性更加提升,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为东丽区全面建设科创绿谷、都市新区提供有力支撑。
十年来,东丽区强化区域合作共建,搭建产业链对接平台,组建招商服务中心,引育先进生产要素。产业资源引育方面,中交建、国家电网等多家央企及下属单位在该区投资布局,累计引进北京项目1264个、协议投资额突破1514亿元。产业平台建设方面,华明-东丽湖协同创新平台融入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体系,集聚清华系、中科系等高端研发资源。创新主体培育方面,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25%。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形成了自身发展新优势。
第一,强化引育导向,推动战略与发展深度融合。统筹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精细化、个性化开展企业培育,形成梯度培育、接续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加大京冀产业企业承接力度。不断强化京津交流合作,扩大北京招商布局。9月26日,东丽区与北京经开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点围绕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延伸布局,完善协同配套政策。深化与坤鼎集团、德龙钢铁合作对接,聚焦创新资源,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累计超800个。建设京津冀成果孵化、中试、验证基地及技术转移联盟,提升科技成果区域内转化效率和比重,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另一方面,实施优质企业锻造工程。构建企业梯度培育格局,加快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夯实四上企业底盘。构建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格局,大力引进央企落地,支持国有企业增量转型、存量提升、质量升级,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推动外资企业稳定发展。
第二,强化高端导向,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激发全域创新活力,推动产业能级提升。
一是加快研发成果转化。高标准打造中国民航大学科技园,用好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等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加速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孵化转化。构建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专利技术开放许可等创新举措。力争到2027年,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10亿元。
二是壮大科技企业群体。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东丽区产业发展优势,实现与河北工业大学等国家创新资源协同,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创新突破。持续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完善梯度成长培育体系,重点支持申报各级各类科技企业资质,提升区域科技型企业品牌效应。
三是改善科技创新生态。开展质量攻关活动,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优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聚焦服务机构、优势企业培育,形成跨区域的从研发、孵化到产业化全链条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抓好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融资保障,推动区内优质企业上市。
第三,强化智能导向,推动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支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步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工程。一方面,推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加大《天津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扶持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以政策为引领,引导传统企业实施智能化提升改造,培育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今年计划实施“智改数转”项目30个。构建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积极遴选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导有条件、有能力、有需求的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5G)基站建设。
另一方面,推动产业生态协调发展。落实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推动重点产业园区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余压余热、废水废气废液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双碳”导向,严格审批“两高”行业项目准入,加大重点用能单位管理,推动天钢、钢管公司开展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研发,有效提高绿色生产的质量及效率。
第四,强化集群导向,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融合。围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实施补链延链强链行动。
一是实施产业链再造工程。聚焦6条主导产业链,建立“链长+链主”协同牵引机制。建立健全链主企业库,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支持链主企业与链条配套企业开展产业链整合。加大产业对接力度,今年要组织开展30场产业链撮合对接活动,梳理产业链图谱,搭建东丽区工业互联网信息平台,助力企业拓市场、找订单、稳生产,打造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二是加速优势产业提升。聚焦经开区汽车主题园区和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细分产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港建设。聚焦新材料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合作,吸引各类前沿材料企业及下游用户企业落户。聚焦高端装备全链条特色产业集聚,发挥中车唐车、铁路信号厂、平高电气等龙头企业以商招商作用,打通关键产业节点。
三是扩大新兴产业规模。以平高储能和中汽氢能检测基地为依托,推动高新企业招引,服务新能源项目快落地、快见效。以华明医疗健康主题园区和经开区医疗产业园为重点区域,借助医疗器械设备快速审批优势,加快建设医疗器械主题园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入开展研发合作,培育爱思达技术中心,构建集研发、制造、维修、服务于一体的航空航天产业体系。
第五,强化互补导向,推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强调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相促进,大力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制造业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
一是发挥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作用。借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推动华测检测等企业发展壮大。依托设计之都核心区,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为重要产业方向,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业,推动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城乡配送点”三级物流设施体系,落地宽达冷链配送中心等一批仓储物流项目。
二是强化配套服务。壮大现代金融业,积极稳妥发展普惠性金融,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链企业金融需求,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能。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逐步建立功能完善、机制灵活、服务形式多样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资源要素保障。用足用好两个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和人才落地匹配度,实施领军人才专项,支持企业吸引集聚各层次人才。加大标准用地整理、标准厂房建设供应,做好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保障。
连欣最后说,强化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实施产业链融合工程,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东丽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的一项坚实举措。9月1日,区委、区政府印发《东丽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实施产业强基、产业集群培育、产业协同开放等8项工程。接下来,东丽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补链、延链、升链、建链步伐,促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建设制造业强区 扩大高端服务业支撑,以满足东丽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创新发展需求为出发点,扎实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全力提升载体承接能力,合理规划、全面统筹,加速聚集优质创新项目,坚持承接平台优化和产业集群集聚互相促进,坚持存量升级转型、增量招引落地和质量优化提升相互衔接,推动重点项目全面提速和潜力企业有序发展,凝心聚力,为天津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塑造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