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重庆4年内将建成20个中小企业生态家园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重庆4年内将建成20个中小企业生态家园

供稿: | 2024-10-22


      培育壮大中小企业,我市将为它们创建一批生态家园。10月21日,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获悉,《重庆市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工作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印发,将采取“两步走”行动,计划到明年建成中小企业生态家园10个左右,集聚初创型中小企业400家以上 到2027年,建成中小企业生态家园20个左右,集聚初创型中小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涌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



      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是指集中连片、规模适中、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空间载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园区运营管理机构。

      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的细分产业选择及企业来源,我市将重点鼓励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进行细分,点对点引进培育一批初创型中小企业,形成产业创新策源地。

      同时,我市还将鼓励汽摩、电子信息等产业链的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通过核心技术攻关或招商引育产业项目进行“补链、延链、强链”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等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初创型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型企业生成能力。

      为保障《方案》落地实施,我市将发挥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生态家园企业培育研发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支持力度 鼓励所在区县、国家级开发区在规划建设、项目招商等方面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建设的相应政策措施,并在符合条件情况下,支持一批亮点突出的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申报国家项目。




重庆市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工作方案

(2024—2027年)


      为完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生态,加快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助力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结合全市发展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推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成长期初创型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通过强化市区联动、加大支持力度,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聚明显、创新活跃、生态完善的中小企业生态家园,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力。

      到2025年,建成中小企业生态家园10个左右,集聚初创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科创团队)400家以上 到2027年,建成中小企业生态家园20个左右,集聚初创型中小企业(在孵企业、科创团队)1000家以上,培育涌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

      二、建设内容

      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是指四至界限清晰、集中连片、规模适中、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小企业空间载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园区运营管理机构,以培育壮大成长期初创型中小企业为目标,聚焦企业成长阶段对技术转化、产业链合作、人才培育、资金融通、数字赋能,以及财务、法律、知识产权等服务的需求,构建产业聚合、科技转化、资金融通、人才引育、数字赋能、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生态体系,促进优质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在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细分产业选择和企业来源上,鼓励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等“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选择细分优势领域,引进培育一批初创型中小企业,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 鼓励围绕全市汽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系统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国内外招商引育补链延链强链,打造更具韧性和竞争力产业集群 鼓励围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团队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开展科技成果孵化,培育一批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能源等初创型中小企业,提升科技型企业生成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构建产业聚合生态。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高标准编制创建方案,明确发展目标、细分方向和实施路径,构建涵盖组织领导、发展目标、工作举措、绩效管理等在内的工作体系。支持园区聚焦特色优势,重点培育2—3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鼓励构建“一园一业一品”的高质量发展格局。支持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符合产业定位的同行业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生产性服务配套企业入驻。支持园区打造和提升专业化招商团队,会同专业产业运营商、产业基金等组成招商工作专班,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引进一批链核企业。

      (二)构建技术转化生态。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合作,建立科技成果筛选转化培育工作机制,精选一批科技成果入园转化。支持园区围绕“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不同需求,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完善创业孵化、创业辅导和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硬核初创型中小企业。支持园区搭建概念验证、共享实验室、检验检测等技术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等科技服务。促进园区科研仪器、实验设施等创新资源共建、共用、共享,低成本、高效率推动入园企业研发创新。

      (三)构建资金融通生态。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深入推进“产业园区+产业基金”发展模式,通过加强与各类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对接合作,为入园企业提供直接投融资服务,有效满足生态家园开发建设以及入园企业在厂房购置、设备更新、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融资需求。鼓励银行、保险、投资基金及政策性融资担保等机构联动,多主体共建服务生态家园的金融支持、风险补偿和保障体系,提供更多适合初创型中小企业发展阶段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园区和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园区定期组织产融政策宣讲、银企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提高入园企业融资获得感。

      (四)构建人才引育生态。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组建专业人力资源团队,开发建设人才信息平台,汇聚入园企业人才需求信息,链接市内各大人才平台,提供高层次人才、技能等人才供需对接服务。支持园区与高校院所、职业院校组建多跨协同的市域人才培养联合体,合作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基地等平台,不断提高园区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支持园区与高校建立常态化人才合作对接机制,组织举办各类人才招聘对接活动。

      (五)构建数字赋能生态。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加快推进“数字园区”建设,推动园区数字平台赋能企业发展,对招商投资、企业培育和服务,以及就业、物流、能源、安全生产等实行高效精准管理。支持园区接入区域性、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链协同和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支持园区与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及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深度合作,引进部署、推广运用成熟的设计、管理、财务、仓储、营销等各类“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推动入园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构建公共服务数字化、园区运营智慧化、入园企业智能化的发展格局。

      (六)构建生产服务生态。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有效整合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资源,设立园区服务站点,提供政务代办服务,力争实现企业政务服务等事项“办事不出园”。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向生态家园延伸,落实服务场地,配套服务人员,拓展服务内容,为入园企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路演、产销推广等公共服务。支持园区建设共享会议室、展厅、路演厅以及配套商务服务设施等高品质公共交流空间,满足企业人员交流沟通需求。

      (七)构建生活服务生态。支持各区县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布局,在生态家园周边就地就近配套建设人才公寓,完善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商业配套,开通定制化班车、接驳专线,推动教育、医疗资源向生态家园辐射。坚持“产城融合”理念,支持生态家园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合理,消防、安全、环保、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完善,商务、办公、宿舍、餐饮等设施完备的良好生态,有效满足入园企业生产生活需要。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支持。发挥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生态家园企业培育、研发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所在区县、国家级开发区在规划建设、项目招商、资金扶持等方面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建设的政策措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申报国家项目。

      (二)严格管理考核。高标准制定中小企业生态家园评选标准,围绕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高质量做好园区遴选评审、建设推进。依据项目引育、生态建设、平台支撑等指标对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发展成效开展年度绩效评价。加强运行监测分析,对生态家园的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做好指导服务。

      (三)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培育打造中小企业生态家园的成功做法、创新举措和优秀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营造支持中小企业生态家园发展浓厚氛围。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