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2025-01-14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安徽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690家 居全国第8位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01-14
1月13日,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以下简称《成长计划》),首次提出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产业链链主企业”成长路径,健全制造业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制造业企业不断向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梯度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
制造业优质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带动作用大,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
目前,安徽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2.3万家,居全国第8位 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599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90家,居全国第8位 涌现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0家,企业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不过,与沪苏浙等地相比,安徽在优质企业总量、发展质量以及龙头链主企业数量等方面仍有差距。
此次出台的《成长计划》,聚焦培育发展“4433”万千亿制造业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首次提出按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和独角兽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产业链链主企业”成长路径,梯度培育制造业优质企业。
在总体目标方面,安徽力争到2027年,年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企业1000家左右、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200家左右、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业链链主企业10家左右,形成具有新质生产力特征、体现安徽特色的制造业优质企业方阵。
建立五大共性服务机制
针对制造业优质企业在市场开拓、资金支持等方面的共性需求,《成长计划》首次提出建立五大共性服务机制,集中优质资源支持企业发展。
围绕市场开拓,建立成果供需对接服务机制。线上依托国家级双跨工业互联网、“益企服务云”等对接平台,线下探索建立工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展示中心,分行业、分产业、分区域开展“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产品、技术服务提供方与应用方对接合作。
围绕资金支持,建立融资供需对接服务机制。深化“十行千亿万企”融资服务专项行动,实施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增加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及中长期贷款投放。更好发挥省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等政府性投资基金投资和招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优质企业。
围绕技术创新,建立产业链协同创新服务机制。组织优质企业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建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各地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和检验检测认证机构。
围绕“走出去”,建立跨境出海服务机制。组织优质企业参加“海客圆桌会”“走进跨国公司总部”、世界制造业大会等专题活动,组建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建立皖企境外商务服务网络,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积极服务“皖企出海”。
围绕诉求办理,建立政企沟通“直通车”机制。邀请企业代表参与研究制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项目和对行业具有较大影响的产业政策,通过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等常态化收集、办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差异化实施四大培育工程
《成长计划》还提出,坚持精准服务,差异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专精特新企业壮大、瞪羚和独角兽企业跃升、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产业链链主企业领航四大培育工程,
高新技术企业是制造业优质企业的塔基。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较2023年净增3500家左右。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强度高、创新成果多的特点,安徽将在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研计划,引导企业牵头建设各类创新平台,2025年计划新增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0家左右、企业技术中心150家左右。滚动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150项左右,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间环节、配套能力强等特点,安徽将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支持数字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给予支持。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成长速度快、赛道领域新,安徽将在挖掘培育企业、拓展应用场景、强化资本赋能等方面给予支持。针对制造业单项冠军及产业链链主企业,在申建重大项目、凝练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实施并购重组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