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北京朝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02-11
据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消息,目前,朝阳区存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首次突破1000家,达到1119家,成为北京市第二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的城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二。这标志着朝阳区在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业集聚度高、创新意识强、研发投入大,是朝阳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特征。”中关村朝阳园管委会(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千余家企业中,超过600家企业聚焦于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安全等重点产业领域,初步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和产业生态体系。在创新能力方面,朝阳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持有I类知识产权11件、II类知识产权38件。2024年1-11月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2.8%,为企业持续创新筑牢根基。
企业“归朝”,离不开政府的悉心培育与大力扶持。近年来,朝阳区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精准聚焦企业发展难题,出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梯度资质奖励、贷款融资补贴、研发创新奖励等资金支持,以及全要素企业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聚焦企业融资慢、融资难的问题,朝阳区强化金融资源统筹,打造科技金融服务矩阵一体两翼体系,既包括以财政出资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也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体系,为朝阳区科创企业提供一个全生命周期、全金融链条、专注重点行业领域的多维度金融服务矩阵。目前,朝阳区选定首批8个特色产业园区及综合性园区作为金融服务矩阵首期应用示范对象,通过对接38家金融机构组成8大金融服务团队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超过70个金融产品以及“可比可选”的差异化、特色化金融服务。
围绕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朝阳区持续深化与北工大、北理工、中科大等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创园区,谋划打造数智生命融合创新中心、医工交叉转化基地,联合北京电控等链主企业、科研机构布局建设概念验证、共性技术等专业服务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源头活水。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朝阳区通过举办朝阳国际人才创业大会(ITEC)和实施“凤凰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和服务力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健康管理、交通出行、住房保障等8大类服务,吸引更多人才来朝阳发展,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目前,朝阳区正积极推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赋能中心建设。建成后,该中心将承担融通创新要素的生态核心枢纽功能,构建一套服务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打通的赋能机制,赋能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