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2025-04-0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 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04-02
4月1日10:00,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振兴新突破 决胜勇争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4场),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长征介绍立足部门职责,打好打赢决胜之年决胜之战勇于争先的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和具体举措等有关情况。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王喆、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徐会回答记者提问。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长征
杜长征介绍,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三年行动决胜之年,省工信厅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做深做实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坚持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上勇于争先
锚定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以上的目标,持续深化“基点管理”,加强要素保障,千方百计稳运行、扩投资,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坚持“一业一策”,抓好“稳油稳钢稳车”。挖掘优势产品供需潜力,保障中石油在辽炼厂原油加工量稳定 优化从原料到产品全链条流通,指导鞍本钢增产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废钢企业和钢铁企业上下游对接 加快汽车重大项目建设及新车型投产。二是坚持“一企一策”,盯住重点企业。强化穿透调度,做增量、防减量、抓变量,盯住有边际收益产品、有正现金流企业,着力提高产能利用率,推动企业满产达产。三是坚持“夯基服务”,保障要素供给。面向市县和重点企业,夯基础、搭平台、汇资源、强服务,组织产需产融对接,解决企业订单、现金流等实际问题。压实属地责任,分解目标任务,出台激励政策,让政府更有为、市场更有效。四是坚持“项目为王”,扩大有效投资。抓好项目服务保障,加大“跑部进京”力度,加快推进鼎际得石化高端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带动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开工率、复工率、竣工率“三率齐升”。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王喆
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勇于争先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稳增长的当务之急和增后劲的长远之计,以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产业集群为抓手,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投入更大精力。一是着力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新突破,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关键配套,推进动力电池等产业链布局 推动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向下游延伸,推进中石油在辽项目,加快石化行业“增化增特” 推动冶金新材料产业向精深拓展,加快鞍钢鲅鱼圈二期等项目建设,推进钢铁行业沿海布局 推动消费品工业向优质特色发力,实施“三品”专项行动,打造辽宁消费名品方阵。二是加快建设22个重点产业集群。完善梯度培育体系,推进建立集群治理工作机制。发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航空装备、船舶海工等优势集群,打造“链主”企业主导、单项冠军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产业集群体系,提高本地配套率、成果转化率和主导产业新质率。加快培育集群促进机构,梳理一批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园区和标志性产品,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打造一批省级新型技改试点城市、单项冠军县、工业强县和消费品工业特色镇,不断提升集群治理能力和发展质效。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学技术处副处长徐会
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勇于争先
围绕头部企业抓配套、调结构、扩规模,在稳住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持续“增特、增绿、扩优、赋智”,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跃升、向智能升级、向绿色迈进。一是坚持高端化引领,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滚动推进200个工业“六基”项目,完善省首台(套)等支持政策。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统筹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让更多辽宁机器设备“国货国用”。二是坚持智能化赋能,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滚动建设100个省级平台,办好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引导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征集500个数字化场景需求,新建100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打造一批灯塔工厂和产业大脑。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抓紧“育”、加快“研”、广泛“用”,形成一批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典型应用案例,跑出辽宁人工智能产业的“加速度”。三是坚持绿色化增效,促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培育一批绿色制造单位,提升行业能效水平,支持废钢等再生资源产业健康发展,鼓励扩大绿电交易。推动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十四五”期间下降14.5%。
在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上勇于争先
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化重点实验室群与产业集群“双群互动”,厚植创新土壤,让新兴产业“长成林”、未来产业“快生根”。一是积蓄产业新动能,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等优质企业,支持一批产业技术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攻关,开展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深入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服务保障链主企业加快攻关突破。二是开辟产业新赛道,加快发展集成电路装备、航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软件等新兴产业,推进沈飞航空配套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拓展典型应用场景。前瞻布局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细胞治疗等未来产业,开展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抢占未来领域制高点。三是发展产业新模式,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举办服务型制造大会等活动,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用设计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杜长征表示,全省工业战线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笃定目标、狠抓落实,勇于争先、率先突破,以勇往直前的拼劲、久久为功的韧劲、敢打必胜的干劲,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