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甘肃省出台25条措施支持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甘肃省出台25条措施支持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供稿: | 2024-06-27

      近日,甘肃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支持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围绕我省新型工业化人才需求,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化服务为手段,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通堵点、畅通循环,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提出6个方面25条支持措施,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养储备急需人才。



      《措施》明确,创新引才模式,培育青年人才,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发挥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作用,搭建工业企业引才平台,组织企业赴“双一流”高校开展专场引才活动。定期举办特色专场引才直播活动,邀请重点产业企业负责人做客甘肃人社直播间宣传扶持政策、发布人才技术需求 打造柔性引才枢纽站,帮助企业柔性引进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外省专家 对引进战略性科技人才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按一定比例配套给予省级人才计划名额 允许高校院所设置流动岗位聘用企业人才,促进校企人才合理流动。鼓励支持青年人才潜心研究、创新创业。面向工业领域每年选拔100名陇原青年英才,3年周期内给予每人15万元专项资助。每年为工业企业单列名额,选派工业领域青年骨干人才到中央在甘和省属高校院所开展为期一年的脱产培训,每人资助3万元。扶持研发实力强、承担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重点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给予进站博士后日常经费补助和每年15万元津贴。发挥企业培养人才的主体作用,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注入人才动能。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每年培养培训既懂专业、又懂数字化的工程师800人左右。打造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支持企业和高校共建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工业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对评定的省级基地和工作室一次性分别给予150万元、5万元资助。对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和重大质量问题、技术创新成果突出的工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措施》提出,加大选拔激励力度,健全职称评价体系。综合运用专项资金、人才工程、表彰奖励等政策,全方位激发各类企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每年单列省级人才项目名额,符合基本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全部纳入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范围。每年组织开展工业优秀新产品评审,对获奖企业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资金奖励,获奖单位可提取不低于30%的奖金用于奖励主要研发人才。建立省级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适时评选“甘肃省技术能手”100名。对甘肃省工业经济稳增长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按规定开展评选表彰。不断完善职称评审政策,畅通工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聚焦新兴产业人才需求,适时新增职称评审专业,持续推进技术经济专业人才职称评审。逐步向符合条件的产业链链主企业下放职称评审权,对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企业家,不受专业、学历、论文、台阶等限制,符合条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措施》还明确,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拓宽服务模式,延伸服务范围,为工业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设立人才服务工作站,线上线下开辟工业企业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受理企业人才需求事项,促进产才精准匹配。按照“一链一团队”的工作思路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专家服务企业活动,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科研创新等技术难题,推动产才深度融合。强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工业企业“陇原人才服务卡”持卡人可享受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出入境和居留服务、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工业企业高层次人才后顾之忧。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