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最高检将加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5-02-28
2月20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300余件1.8万余人。202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着力加强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强涉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民事行政诉讼监督。
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到,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聚焦重点热点领域,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持续强化知识产权检察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方面,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民生领域侵权假冒犯罪,守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高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介绍:“检察机关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领域,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食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箱包以及盗版书籍、玩具、软件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同时,针对此类案件呈现出的产业化、链条化特点,检察机关注重审查发现原材料提供、生产、包装、销售等各环节犯罪线索,深挖彻查上下游关联犯罪,实现全链条打击。
另一方面,全国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提升综合保护质效。刘太宗介绍,检察机关在办案中积极落实“一案四查”机制,同步审查是否涉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 全面推开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保障权利人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有效降低维权成本,减轻权利人诉累。”刘太宗说。
全国检察机关还积极稳妥开展涉食品药品安全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探索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刘太宗介绍,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896件。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案件,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及时依法移送行政机关处理,筑牢民生安全“防火墙”。
此外,据了解,全国检察机关坚持惩防并举,推进综合治理,加强与法院、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单位沟通,做好知识产权案件矛盾化解工作,持续做实检察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