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

发文单位: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 | 发文日期:2016-06-01     分享到:

青海省大数据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来源:工作动态        时间:2018年03月22日       

近年来,省经信委围绕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系列重要部署,把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创新引领,强化制度保障,加强试点示范,不断完善大数据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大数据和云计算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发展,全面提升大数据技术支撑、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能力,为推进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我省高度重视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发展。2015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发展培育大数据产业的实施意见》;2016年,印发《青海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为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明确了方向和路径。截至十二五末,宽带骨干传输网络已基本覆盖全省,光缆线路长度达14.6万公里。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354Gbps,移动基站数达到26884  个,年均增长33%。光纤到户用户占全省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66.2%,占比高于全国10.1个百分点。新建共享基站率达到8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为骨干的大数据基础平台已经初步形成。预计十三五,我省将拥有1.2万个机架数据存储能力。全省电力、扶贫、交通、旅游、农牧、环保等领域的大数据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电子政务云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政府信息化步入云计算时代。全球首个藏文搜索引擎云藏正式上线运行。国内首个新能源大数据线下创新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20亿的海南州大数据产业园在共和启动,将打造全国首个100%利用绿色能源建设和发展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引进浪潮集团、阿里巴巴集团、九次方大数据公司等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推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和应用,积极打造我省面向西部省区的灾备数据中心、西北民族地区区域数据中心和一带一路重要的大数据交易中心。根据大数据产业建设需求,成立了我省第一家省级大数据公司,联合青海大学组建青海省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实现技术研发、产业化与孵化同步推进。 

二、我省发展大数据产业优劣势分析 

(一)发展优势。一是环境优势。青海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冷凉干旱,属于地质灾害轻度分布区,按照国家《关于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符合大型数据中心建设一类地区标准。二是区位优势。青海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主线,是进藏入疆的重要门户,是贯穿陆上丝绸之路在我国西部的通道、东西南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从东亚到中亚、西亚乃至南亚的大多数国家更便捷的走廊和通道,具有连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为我省作为大数据布局节点,打造立足西北,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产业基地提供了有利区位条件三是能源资源优势。我省在能源领域,特别是在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方面具有全国领先的优势。截至2017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容量达2345万千瓦,其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953万千瓦,占青海电网总装机的37.5%;再加上水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82.8%,清洁能源装机比例位居全国前列。锂资源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丰富的锂资源可以就地制造低成本高效率的锂电储能电池,以解决对数据中心昼夜供电的连续性和安全性问题。 

(二)发展劣势。一是大数据产业发展整体偏弱。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南海大数据应用研究院发布的2017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数据显示,青海省大数据发展指数仅为25.87,位列全国倒数第二,其中人才状况(18.75)和创新创业(20.2)指数最为靠后。二是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不强。我省信息技术产业薄弱,无论是新型计算平台、分布式计算架构,还是大数据处理、分析和呈现方面均处于初级阶段。大数据相关上下游产业链尚未形成系列规模,产学研用各环节协作亟待加强。三是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严重匮乏。综合性数据科学人才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四是骨干网络互联直通水平不高。我省不属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跨网访问时延长、丢包率高、访问质量低、用户感知差等问题,制约了大数据产业发展。 

三、我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一)战略机遇。一是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数据采集挖掘到应用服务,大数据及相关应用的产业链日益完善,大数据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二是青海作为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省份,借助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实施,在数据开放政策、离岸数据中心建设、数据特区建设、数据中心运营资质、数据安全等领域的创新方面将更政策优势。三是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作出的重点打造以基础设施、云应用平台等为主要内容的云计算应用和大数据产业链,着力培育和建设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云计算数据中心和国家级灾备中心等工作部署,为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引领和行动指南。 

(二)面临的挑战。一是全国各地普遍对大数据产业高度重视,大部分省区市都将大数据产业培育确立为转型发展的新战略尤其是同为欠发达地区的贵州、内蒙古、宁夏、甘肃等省区发展态势迅猛,产业发展面临严峻竞争。二是我省数据资源利用基础工作薄弱,开放共享程度较低,大数据挖掘利用分析工作任重道远三是大数据支撑体系不完善,数据所有权、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尚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安全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体系。 

四、我省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全省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工作职责,形成大数据、大家干的工作氛围。设立专门的大数据发展管理机构,统筹协调全省大数据发展,理顺大数据发展体制。条件成熟的市州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自上而下形成金字塔式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层层规划,因地制宜,实现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支持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大数据战略实施和大数据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加大对大数据重点项目在电力、用地、财税、融资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用电在执行大工业直供电价的基础上给予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扶持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探索知识产权等灵活多样的担保和抵(质)押机制,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三)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引进大数据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配政策和激励措施,对大数据行业领军人物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适当奖励激励。支持在重点园区、骨干企业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平台。鼓励高校设立大数据专业和课程与国家科研机构、重点高校联合建立大数据研究院或人才培育基地,支持职业院校培育相关专业人才。 

(四)促进数据流通。加大政府和行业数据开放力度,逐步扩大开放数据的范围,提高数据开放质量。梳理各部门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建设覆盖全省的跨部门、跨地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推进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着力解决信息资源碎片化、孤岛化问题,全面提升大数据应用服务能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 

(五)推进试点示范。按照差异化发展原则,将我省大数据产业集聚区认定为国家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支持引导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带动我省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大数据在重点行业领域深度应用,不断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大数据产业发展。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