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头条 > 河北制造业“家底”更厚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河北制造业“家底”更厚

供稿: | 2025-11-06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动力。



      11月5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五场新闻发布会,晒出了河北工业成绩单:2020—2024年,河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从11813.5亿元增长到了14908.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19.4%提高到22.3% 轻型轮毂、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1……

      工业经济稳中有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特色产业聚群成势,优质企业量质齐升。如今的河北,制造业“家底”更厚了。

      重点产业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十四五”期间,全省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省工信厅聚焦现代化钢铁、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6个重点产业,逐产业制定清单台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加快推进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河北省集中资源要素支持钢铁企业打造“拳头产品”,2024年全省板带产量占比达72.23%,主要钢铁产品已从建筑用钢转型为机械装备用钢。钢铁企业全部完成环保绩效创A,河钢集团张宣科技建成全球首条氢冶金示范生产线。

      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河北省深入实施减油增化和煤化延链行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39家化工园区集聚发展,一批化工中试基地陆续投用,旭阳己内酰胺等产品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全省绿色化工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15.5%,比2020年提高3.7个百分点。

      打造中西并重、医药与生物制造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石家庄市国际生物医药园等重点园区加快发展,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河北省累计获批创新药9个,推进中医药定量化,积极发展生物制造,微元合成阿洛酮糖成为全国首家批准上市的阿洛酮糖生产企业。

      打造技术优势明显、成果高效转化的电子信息产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一批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成立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中国星网、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一批知名企业落地发展,京津冀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打造区域合作、协同配套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沃尔沃EX30、哈弗猛龙等一系列新车型落地量产,中信戴卡铝车轮销量连续17年全球第一。2024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35.7万辆,较“十三五”末增长5.3倍。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共造一辆车”,京津冀三地共建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打造深度智能驱动、注重实际功能的机器人产业。河北省与京津联合共建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唐山百川创新建设机器人共享工厂,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模式日益成熟。2023年、2024年全省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40%。

      特色产业集群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

      河北特色产业集群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如何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降本增效、提档升级?

      “共享智造”是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现阶段河北特色产业集群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跃升”。去年6月,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共享智造”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破题开局之路。

      省工信厅牵头出台“共享智造”行动方案、工作指南,明确六条共享路径,“一群一策”梳理需求,打造共享工厂标杆,引导各地学习借鉴,“看样学样”开展共享。

      一年来,有90个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共享,带动1.3万家企业参与,在制造、创新、服务等方面形成一批典型经验。

      抓制造能力共享。指导龙头企业搭建集聚共性制造需求的共享工厂,开展以租代售、按需使用等设备服务,推动制造资源协作共享。宁晋县线缆集群,建设导体加工和辐照加工等共享工厂,辐照加工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加工费由每米8分降到4.5分。

      抓创新能力共享。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集群企业提供研发设计、中试验证、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创新支持。组建45个科技特派团进驻集群开展服务,帮助集群匹配资源54项。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全部建成省级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安平县丝网集群,实施“众筹科研”项目,部分丝网产品应用在航空航天和光伏电池上,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抓服务能力共享。汇聚优质社会资源,开展原料集采、物流仓储集中管理、数据存储分析、电商运营等服务。建设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推动18个用钢产业集群与钢铁企业精准对接,完成交易额5.37亿元。组织16家金融机构,探索“特色产业集群贷”“共享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南和宠物食品集群,创新“前店后仓”一体化共享“仓播”直播间,实现“下单即发货”,日均销售额稳定在100万元以上。

      2024年,全省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同比增长9.3%。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2024年全省两化融合水平达到63.8,由2020年全国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9位。截至目前,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1.3%、连续四年居全国前4位,企业工业设备上云率达到35.1%、连续四年居全国第1位。

      加快企业数字化改造。累计实施省级数字化改造项目3939项,培育省级试点示范项目200项,建设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工厂132座,7个企业入选国家“数字领航”企业、数量排名全国第4位,培育先进级智能工厂132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4家。

      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河北省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唯一的钢铁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试点省,9个案例入选全国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数量全国第1。长城精工打造全国首条5.5G柔性产线,君乐宝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等10个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国家“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河北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河钢数字自主研发的威赛博钢铁大模型通过深度融合钢铁生产数据,实现工艺、设备及安全等专业信息的快速交互 华为、阿里云、百度等13家全国知名人工智能企业与河北省钢铁企业联合打造的太行钢铁大模型,覆盖原料、铁前、炼铁、炼钢、轧钢及销售等业务环节 鑫海化工研发的鑫海化工大模型,全面赋能化工企业创新发展。

      推进区域数字化赋能。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活动,对接服务企业1.2万家,河北省被评为全国成效明显地区。

      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河北省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国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成效突出地区,连续三年工业信息安全指数居全国前2位。大数据产业加快发展,全省综合算力指数连续两年居全国第1位。2024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增速居全国第1位。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