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登录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联合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

供稿: | 2019-08-19

      8月15日,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联合中国工程院组织召开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座谈会,就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听取中国工程院各学部院士的意见建议。

      座谈会上,曾广商、汪顺亭、陆建勋、吴锋、曾恒一、任辉启、李泽椿、吴孔明、陈香美、向巧等院士先后发言。“文件的出台很重要、很及时也很必要”“明确提出了该弘扬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对我们科技工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行为要求,也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院士们认为,《意见》正是要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优良学风的养成,促进科学家群体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院士们纷纷表示,要以身作则,以《意见》的要求为准绳,加强自我约束,切实做好表率。要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科技报国、造福人民,以实际行动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与会院士结合科研实践对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王守东表示,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倡导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督导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主动发挥作用,加强学术作风的自律。科协将继续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指出,工程院历来高度重视院士的科学道德建设。1994年成立时,工程院章程就明确了院士标准之一就是“学风正派”,1997年专门成立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首任院长朱光亚强调“把好入口关”,入口关不仅是学术,更重要的是科学道德和人品。第二任院长宋健提出要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天命”。第三任院长徐匡迪指出要“守正扬清”。第四任院长周济提出要建设一支忠诚于党的事业的科学家队伍。工程院始终要求,院士不仅要在工程科技方面有杰出贡献,也要在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做楷模。《意见》出台后,工程院第一时间学习传达,并下发给每一位院士,要求全体院士认真学习、带头落实。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回应了院士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他指出,长期以来,广大科技人员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攻坚克难、矢志创新、拼搏奉献,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应看到,学术不端、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事件时有发生,2017年《肿瘤生物学》107篇论文集中撤稿事件发生后,科技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会同教育部、卫健委、军委科技委、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协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受到科技界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研作风学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等重要场合多次强调,要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王志刚指出,院士等高层次专家潜心科研、秉持公心、不谋私利,对广大科研人员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夸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学风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院士要在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中以身作则,自觉落实《意见》要求,带头抵制不良风气,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

      王志刚强调,院士要在科研实践中多做“传帮带”,以身作则,发扬学术民主,坚持学术争鸣,坚决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的“圈子”文化。

      王志刚表示,科研作风学风就是科研的生态。生态不好,好人会变坏 生态好,不好的人也可以约束好。维护良好的科研生态是政府的职责,政府不做就是缺位。建设良好科研生态,要有激励也要有约束。科技部将认真做好对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的服务,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重点,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环境。

      座谈会由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萌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座谈会。

服务电话
010-68703033
(周一至周五8:30-17:30)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 南路17号中国企业联合会3号楼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联盟服务助手
扫码加微信可咨询
©版权所有:中关村中慧先进制造产业联盟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产业链创新峰会 官方举办平台 ICP证:京ICP备20210310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