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江苏:科技企业孵化器寻求“突围升级”
扫描二维码,分享此文章
供稿: | 2020-07-29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近年来,我省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如何实现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做出更大贡献,是现阶段孵化器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培育高科技企业的摇篮
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我省培育高科技企业的摇篮。2019年,科创板第一股(科创板证券代码第一位“688001”)华兴源创,便是由苏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培育。天合光能、苏大维格、美新半导体、途牛网等一大批高科技企业也是从孵化器中脱颖而出,发展而成行业佼佼者。
“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提供研发经营场地、共享设施和多元化的创业服务,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成活率和成长性。”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而今年以来,在疫情中助力孵化企业“危中寻机”,也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重要任务。
“孵化器应起到引导企业顺应市场变化及时转型,提升企业核心驱动力的作用。”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殷宝良说,疫情暴发后,部分行业的国内外市场都发生了变化,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更新,“小微企业虽然抗风险能力较弱但转型却相对容易,及时顺应市场变化做调整,便有机会获得新一轮的增速发展。”
殷宝良举例道,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内的企业比格米智能,是一家向餐厅供应智能型消毒设备的公司,疫情期间餐饮行业受打击严重,在园区的协助下,比格米申请将消毒设备应用于无锡市公安局和无锡市疫情防控中心,打开了新的市场渠道,上半年销售增长迅猛,创下公司业绩之最。
近年来,省科技厅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优化建设布局、完善服务体系、提升建设水平、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累计下达省级奖励资金17610万元,带动地方投入3.6亿元。截至2019年底,全省纳入统计的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达848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15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面积及在孵企业数持续保持全国第一。
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取得了显著成绩,“下一阶段,如何实现从‘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是孵化器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们做孵化器,已经到了需要去做内核的阶段,而孵化一个企业的内核,就是完善其创业要素,而不仅仅是提供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服务。”江苏博特新材料创业园总经理周栋梁分析道,创业是一个综合要素集成的活动,技术好比是心脏,运营和管理是肺和肝,如果心脏很强,但是肺部肝部有问题的话,技术再好的项目也是会死掉的。“只有把它的内核补全了,让它五脏俱全,即使它仍然是‘小孩子’,但它的创业要素是齐备的,那它的生命力就是顽强的。”
因此,周栋梁认为,现阶段应打造升级版的孵化器,从专业角度去给创业项目配齐创业要素,帮助创业者完成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这两次跨越。
殷宝良也认为,孵化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展,首先要重视专业化,因为“企业的孵化只是阶段性目标,产业的孵化才是终极目标,务必是专业的平台,才能支撑起一个产业的发展。”
“孵化器不能孤立地发展,只有与地方产业相结合,才能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殷宝良介绍,依托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成了健康食品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集聚了以食品领域研究生、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硬科技创业企业近70家,下一步还将与无锡市政府合作共建大健康新型研发机构,筑巢引凤,吸引大健康产业领域的国内国际高层次人才和项目集聚无锡,推动无锡市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随着在专业化方向的探索与突破,科技企业孵化器已逐渐成为我省新业态新产业的策源地,吸引了大量新兴产业企业入驻。截至2019年底,全省建有各类专业孵化器174家,占总数的20.5%,覆盖软件、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动漫、环保、新材料、工业设计等多个产业领域,我省光伏、物联网、纳米、软件等新兴产业代表性企业都诞生于孵化器。苏博特、澳洋集团、华脉科技等传统龙头骨干上市公司及新兴企业正试图借力于科技创业载体,以实现传统产业转型,抢占新兴市场的目标。
储备人才打造链条,探索转型升级
随着孵化器等创业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对兼具产业、技术和管理背景的复合性人才需求迫切,但现实中该类人才的储备远远不能满足孵化器的需要。
“现状是,有一些创业项目技术人才很强,做到最后发表了好多论文,申请了好多专利,但是产品的销售停滞不前,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总经理这样的专业人才。”周栋梁说,目前做孵化器的大多数还是服务型人才,因为没有做过产业,无法了解企业孵化成长周期,不能及时掌握在孵企业需求,也就不能根据运营状况预判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需要一些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去建设孵化器等科技创业载体。“比如,博特新材料本身是一个上市公司,储备了一批市场经验、管理经验、运营经验都很丰富的人才。我们跟东南大学一位教授合作一个项目,他做总工,我们给他匹配总经理,这个项目就发展得非常快,抗风险能力也非常强,今年销售额达到3亿多元。”
而对于解决协同联动效果不佳、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全国共性问题,我省一些科技企业孵化器也做出了积极的探讨和大胆的尝试。
“我们积极整合区域资源,促进长三角科技协同创新,力求构建‘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辅导’科技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苏州火炬孵化总经理缪煜明介绍,以江苏为中心,火炬孵化采取“集团化、连锁化及网络化”的运营模式,已在苏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区成功管理运营30多个科技孵化器,50多个众创空间,探索“官助民办、区域联动、全面市场化”,采用标准化的服务模式、系统化的服务流程、信息化的企业数据管理等手段,推进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帮助入驻的8000余家企业快速孵化成长。
“做好孵化器,除了专业化外,还要实现链条化。”常州西夏墅工具产业创业服务中心主任邹春英介绍,中心以孵化器为基点,在做好孵化服务平台的同时,主动从产业链、孵化链向两头延伸,形成了众创空间(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加速器(省级)的创业孵化生态链,为西夏墅镇特色产业的集聚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殷宝良认为,联合孵化也很重要,“创业的成功需要集聚大量的优质创业资源,例如一些商协会平台、投资机构平台、研发机构平台等,构建一个创业生态圈,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通过联合孵化让企业更好更快成长。”